已时,小琥妈就这么撞到枪口来了。小琥姥爷本来就对二女儿颇有微词,让老妻这么一说,更是怒不可遏。小琥姥姥没听到老伴回应,偷眼看过去,老伴脸色铁青,拿着报纸的手也轻轻颤抖,小琥姥姥这才后知后觉自己老伴又要发火了,不由悻悻想:“这咋又生气了,我也没说啥啊,回来给小春说一声,她爸又生气了,让她加点小心。这老头子,一大把年纪脾气还这么大”。完全没意识到是自己哪壶不开提哪壶和火上浇油导致了这一切。
他们父母子女之间具体发生了啥,小琥和尹丽不得而知。就知道第二天上午,小琥妈一通电话急急把她俩叫到了姥姥家,让她俩陪两个老人聊天。尹丽有点尴尬,毕竟自己是个完完全全的外人嘛,不知道为啥要来这里。和两个老人礼貌的点个头后,尹丽自己就坐在椅子上埋头玩手机做鹌鹑。小琥倒是无所谓,毕竟小琥和姥姥姥爷那都是打出来的情谊。别看小琥现在面面糊糊(方言,指性格懦弱),但她小时候可不是个善茬。因为和舅家小表姐年纪相当,小琥总是被大家区别对待,尤以姥爷为甚。而作为家族中唯一敢当面顶撞姥爷的勇士,小琥非常敢为自己出头,当面指出姥爷的偏心那都是常事,诸多战绩中最令人称奇的,还得是小琥4岁那年的离家出走。那天小琥爸爸妈妈姨父啥的在姥爷家帮着垒墙,小胖子表姐把瘦得尖嘴猴腮的小琥脖子按在墙上,逼她和自己玩儿。小琥这人吧,从小就是个犟种,不愿意的事儿打死都不干,颇有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味道。小胖表姐黔驴技穷,眼珠骨碌碌转,找到奶奶恶人先告状,等小琥缓过一口气儿回屋,就看到假哭的小表姐和一脸厌恶的姥姥,不等说话就听姥姥问:“你为啥欺负你表姐,咋这么不懂事儿?”小琥气结:“你咋这么偏心眼儿,她那么欺负我你不管,还说(方言,指责之义)我?”。姥姥气坏了:“你这孩子咋这么混,赶紧走,可别从姆家呆,姆家庙小,盛不下你。紫紫不哭,奶奶给你拿吃的哈,咱不搭理她,让她自己呆着去”。小胖表姐一边撒娇还不忘回过头来冲小琥做鬼脸示威,四岁的豆丁琥怒从心头起,恨从胆边生,愤愤的想:“此处不留爷,爷就自己回家去,再也不上你家来了,偏心眼儿”。于是小琥跑了,出院子时还回头看了看,那帮大人忙得热火朝天,根本没人注意到一个四岁的小丫头的行踪。而小琥也面临两个选择:从直线距离近但车多危险多的大马路走还是从安全系数高但更远的乡间小土路走。思考再三,小琥决定选大路,毕竟自己体力有限嘛,而且大人们干活的地方离小路太近了,被发现的风险太大,容易失败。于是小琥一边跑路一边时不时偷瞄下大人有没有看到自己,等走到大家的视线外,小小人儿迈着小短腿儿开始艰难的回家之旅。“平时坐爸爸妈妈自行车感觉很近呀,怎么自己走起来这么慢呢,我得沿着路边走,省得被撞死”。小琥边走边嘀嘀咕咕,快走到大姨工作的商店时,小琥拐到更里面的小路,贴着商店墙走,要问为什么,自然是怕被大姨逮到,要问为什么怕被逮到还离那么近,因为小琥还没墙高,在马路边走可能被上班的大姨看到,贴着墙走,那就是妥妥的大姨的视线盲区,肯定不会被发现。就这样,小琥过五关斩六将,把自己假想成突破敌人重重封锁线的小英雄,凭着一股虎气顺利摸到了大门外。小琥望了望大门,觉得恐怕得有两个自己那么高才有机会够到门闩开门进院子,小英雄??琥不由灰心丧气,不管多高的脑力、多强的意志力都打不过绝对的硬实力,个子矮伤不起。功败垂成??琥只能在大门外蜷成一团,在暖和的阳光下昏昏欲睡,等着哪个大人回来解救她。
在小琥靠着大门打盹的时候,姥姥家终于发现丢了个小孩儿,一家子炸开了锅。那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拍花(方言,指拐卖小孩儿的人)盛行,虽然拍花大部分都是向男孩和大姑娘下手,小琥这样的瘦叽叽的小丫头路上一抓一大把,按道理来说不该被拍走才对,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那么小的一个孩子,就这么在众目睽睽下不见了,除了遇到危险还能有啥别的解释?小琥爸妈心急如焚,虽然是个不被期待的二丫头,但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