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政事外务,只有师傅告诉他,他才知道。这些事情,姑布子卿并没有和他提过,所以他一无所知。
“刚才为师已经说了,齐国为了逼鲁国履行盟约,邀请吴国一道伐鲁。猜猜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说着,姑布子卿饶有兴趣的看向赵毋恤。
果真不出赵毋恤所料,身为师傅,姑布子卿不会毫无保留的告诉他一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进展,而是会穿插问题,逼他思考。
“难道齐国和吴国一道伐鲁?”想了想,赵毋恤摇摇头,他似乎记得,齐国和鲁国已经达成和解,并没有挥刀动枪。他埋头又想了想,忽然灵光乍现,“难不成齐鲁结盟,得罪了吴王?吴王要借机伐齐?”
姑布子卿和赵鞅相视一笑。
“啊?难道被我猜中了?他们已经交兵?”赵毋恤笑得很灿烂。
“应该差不多了吧。”赵鞅轻声说道。
今年春天,志得意满的齐悼公忽然想起,曾经跟吴国约好,共同加兵鲁国。既然已经齐鲁和好,赶紧派人出使吴国,传话给吴王,“事情已解决,就不劳烦贵国出兵了。”
此时的吴王夫差,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风光时刻,刚与鲁国结盟,正想北上。谁知一转眼,鲁国跟齐国甜蜜如昔,他却被晾在一旁。吴国早已以强者自居,对自己所设目标乃是跟晋、齐平起平坐的大国,岂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于是,吴王托齐国使者替他给齐侯带句话,大意是,“上次已经接到贵国的命令,如今却说取消行动。寡人不知该听从哪个,前后反复,真是无所适从。为了澄清真相,寡人决意提兵前往贵国,问个究竟。”
好蛮横的回复!把入侵他国说得如此轻描淡写,实在令人佩服!跟寻常人家发现哪里有异响,拿着手电筒去查看动静似的。兴兵侵略,说得跟聊家常般接地气,不愧是霸气侧漏的未来“霸主”。
这份表面和谐骨子里火药味十足的挑战宣言,很快送达齐国。还在为新宠着迷的齐悼公的脸色肯定很难看,他的这位丑闻缠身的美人的得来,代价实在太过昂贵。
两国以上的交流发生在年初,眼看将近年末,仍按兵不动。并非吴国临阵怯场,而是手上有事情在做,没腾出手来。
把吴国绊住手脚的其中一件事情就是——陈国的归属。
晋、楚争强,郑、宋遭殃,吴、楚争霸,陈、蔡受罪。蔡国的问题已经暂时解决,追随吴国,迁至州来。剩下就是陈国。
三年前,吴国讨伐陈国,因其归附楚国。陈国向楚国求救,楚国驻兵城父,吴军撤兵。不料楚昭王病倒军中,楚国只得秘密撤军。楚昭王病重,死在半途,楚国只得急忙回国治丧。
楚军走后不久,吴国卷土重来。因有国丧在身,楚军无心应付,陈国只得又倒向吴国的怀抱。
如今,楚国新君大位已稳,于是又兴兵伐陈,逼其跟楚国结盟。陈国有难,吴国不得不前去求援,这才把北上会齐之事耽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