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两家之仇
杨书成爬在洞口,悬崖高耸,深不见底,看着那红日西沉,山色幽暝。
杨书成无计可施,肚里饿得咕咕乱叫,只得爬进洞里,望着那一堆白骨,相处久了,也就不觉得它可怕,坐在其旁,背靠洞壁,直到深夜,朦胧睡去。
夜里醒来,饿得怎么也睡不着,复爬到洞口,望那悬崖之下,黑暗沉沉,远处野兽嚎叫,抬头望天,天上繁星点点,如宝石一般镶嵌在蓝色的夜幕上,仿佛伸手就能摘下一颗来。
杨书成终没有那个闲情逸致,爬进洞里,靠在洞壁上,半会儿又睡去。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杨书成爬到洞口,望着那山下,连个羊肠小道也没有,不说人影了,连个野兔、山鸡也没有。杨书成坐在洞口,连神仙也不会来救他了。
挨到中午,杨书成已是饿得有气无力,别在幻想有人来救自己,再饿下去,也只有跟洞内的白骨做伴了。
杨书成不想饿死,他开始行动,拿起白骨所遗下的长剑,爬到松树上,砍了五六根松枝,又把松树压断,垂了下来,根部有树根连着。
杨书成把身上的长裤和长衫脱下,扯成一条条布条来,把这几根树枝连在一起,做成一长串,一头拴在松树上,垂下山崖下。
杨书成把长剑插在腰间带中,又把小洞里的剑谱秘籍取出,揣进腰带里。看看太阳,正在头顶,扯扯长绳,还算牢靠,杨书成咬咬牙,扯着长绳,爬下悬崖来。
山风吹得人的身子直晃荡,杨书成闭着眼睛,不去多想,扯着长绳,慢慢滑下山崖,已是长绳尽头,杨书成睁开眼来,上不接天,下不挨地,吓得复闭上眼睛。
长时间吊在悬崖上,也不是长久之计,杨书成扯紧长绳,双脚找寻落脚点,堪堪踩着实地。
杨书成睁开眼来,着实欢喜,原来不远又有一个山洞。
杨书成扯着长绳,爬到洞口,朝崖下望去,下面照样高悬,跳下去照样能摔成肉酱。
杨书成无法可想,只得小心地钻进山洞里,心中狂喜,这个山洞幽深,希望能找到下山之路。
朝山洞里走,很快走进洞深处,里面已没有光亮,杨书成求生心切,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走了约百步之远,听见有流水之声,杨书成大喜,有流水就能顺着流水,走出山洞外,走下山去了。
洞里黑暗恐怖,杨书成到此地步,哪里还能感到害怕,摸黑前进,走了几十步,双脚已踩进水里了,淌水走了百十步,感觉已是到了山底。
那流水越发深了,杨书成担心剑谱浸湿,想了想,把剑谱折起,含在嘴里,然后游泳前行,前面地势一陡,水深没顶,不知何时能是出头之时。
杨书成爬到岸边,坐在石上,那牙齿冻得咯咯直响,就算不是饿死,也会冻死在这里。
致于死地而后生。杨书成咬咬牙,长吸一口气,潜入水中,随着那流水,一下冲进地洞里,不知身在何处,只觉快憋不住气了,只觉那水势一缓,感觉已到浅处。
杨书成睁开眼来,拿出剑谱,大口喘气,觉得劫后复生一般。
顺着河流,走了三百多步,已是走出洞外来了。
这时,已是来到一片仙境处,阳光明媚,树木常绿,红花含笑。杨书成站在洞口,那洞中之水从洞口流下,形成瀑布,轰隆轰隆,响声不绝。
杨书成从瀑布旁找到一条下山之道。来到瀑布底,顺着那河流,朝山外走去。
顺着河水,走了七八里之远,来到一处山坳。青草蒙茸,周围树木环绕,河水从旁汤汤流过。
杨书成站在这里,无心赏景,那肚里已是饿得前胸贴后胸了。再不犒劳一下它,恐怕就要埋骨此处了。
杨书成走进林里,想找一些野果来充饥。刚好有一片的山枣,杨书成大把地扯下,朝嘴里喂。连吃了几树的山枣,那肚里已不是十分的饿了。
杨书成心想,还是赶快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