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2 / 4)

为高中生,陈柚自然承担了“会计”这个职位。

在看到陈柚的列表记账后,队里的会计还过来跟陈柚学习,因此还给了几位知青一些方便。会计到底是本地人,对材料的采买要比知青们晓得的要多许多。

陈柚对建设材料的了解本止步于书籍,知道哪些能用、不能用,对真正的如何采购材料还是一知半解。有了会计和其他社员的指路,陈柚对知青楼的建设,心中更有了底。

会计这样做,也引起一些人的不满意来。

几个城里人,对他们的材料要这样较真,拿着尺子、用着榔头的模样,都是对他们的不信任。但对几个知青来说,建设知青楼的钱,是一笔天文数字,陈柚几乎要为此睡不好觉。

为了这笔钱,另外两个知青就在陈柚的房子住下,三个人一起守护着建设知青楼的钱来。就是在屋子里搭了一块板,两个男知青睡在一张床板上。

陈柚忙得跟一个陀螺似的,除了知青楼的建设,她还要忙初中班的事。

年后,队里的小学里确实多了初中班。

因为是这个学年才办的,甚至没有什么学生来念书。

陈柚要跑去半亩大队学生家中,说明井塘大队办了初中的事,算是广招生源。那几天,陈柚一个人要分成几个用。

还好井塘大队的学生,会有村里的队长、主任等去劝学。

倒也不是一定要小学毕业生都来念书,而是要表明他们队的态度。

陈柚是井塘大队初中的招牌,她是沪市的高中生,代表着更有学识。

解放前念过书的人家,那都是念的私塾,大伙儿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就有人对陈柚产生质疑,一个女娃娃,能教好书?

“以前私塾都是秀才!”

“再不济也祖上也是有学问的,都是上了年纪的,有见识的。”

陈柚的年纪似乎太年轻了。

也不是怀疑老师没文化,而是觉着就算高中生,这也不会教人的。

质疑的话也是这样说说,要念书的还是要去的。

能想到要念初中的,那都是有点想法的,不说更换门楣,那也是不想一辈子在地里刨食的。

去念书也不是要考状元,只是拿一个初中文凭,城里招工的时候有个机会。

队里的学校并费不了多少钱,几天的工分就能够念书,在队里念书也不耽搁孩子做些家务事。

只要自家孩子能念初中,井塘大队的家长还是乐意送孩子念初中的。

倒是半亩大队,跟井塘大队还是有些距离的。

不过比起去公社念初中,那还是井塘大队的初中更近一点。

听说老师是大城市来的高中生,听起来还是有些唬人的。

开学后,陆陆续续有学生到学校里来。

陈柚班里每天的学生人数都是不一样的,给学生上课都成了件十分令人头疼的事。老知青比新知青来得早,陈柚手里的“会计”的活就交给了其他人。

没回家的那两个知青接过了这份活,并且带着回来的知青一起搞知青楼的建设。

说建设也不至于,他们就是做一些力所能及能做的事,但也绝做不了多少,更多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就算是做过农活,甚至是修过水库、修过马路,但那也是一担一担石头泥地挑,不是要做一些什么技术活。

建设房子,还是跟技术有关的,他们没有那样容易上手,也没有多少能给他们练手的地方。

他们做事不一定能够为造知青楼节约成本。

学生的人数恰好稳定下来,陈柚的教师事业也恰要步入正轨。

又将手里的会计活脱手,似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去。

不用干农活就可以挣到一个月两三百的工分,每个月还有几块钱的补贴,日子要比一般的知青好过许多。初中教师的待遇,是要比小学教师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