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1 / 3)

不用上工的日子过得轻松,从俭入奢易,陈柚很容易就适应了不怎么费力气的城里生活。

小石头算是她回城生活中比较麻烦的存在,但也不需要陈柚费多大的心思。郭春雅作为亲妈也将小石头送去保育院,陈柚因为母亲的不放心,更不需要在弟弟身上花多大的精力。

沪市本来人就多,到了春节,瞧着就更热闹。家家户户贴上崭新的红对联,门上的松柏枝寓意长青长寿,虽不说有多浓厚的氛围,但也发自内心的喜气洋洋。

跟小时候的春节比起来,如今单调许多,陈柚十来岁的时候,过春节还是要放假的,那时候的年夜饭比现在丰富很多。那时的除夕夜能够听到不歇停的炮竹声,走亲访友热热闹闹。

不仅仅是陈柚会想起小时候过年的事,他们这辈人在临近过年的时候,多少都会念起小时候的热闹,那时候的年味很浓,过年是喧嚣是热闹……

陈柚走在沪市的大街小道上,用脚步丈量着距离。

筒子楼里的空间狭隘,外头天气虽然冷但也走走步子也能暖身子。在家里她不能够一天都躲在被窝里,家里有客人的时候她的床会收拾起来,到了晚上再一铺。

虽说这些年,春节也少有走亲访友,但年前后家中往来的人还是要比往日多。倒也不需要陈柚的陪聊,他们自个儿就能够聊起来。家里来往得人多,陈柚的钱票就需要注意着些,省得丢了也不知道是去了哪儿。

筒子楼的空间实在是小,住不了什么人,有陈柚在,更留不住什么客人。陈柚听见继父那边的亲戚吐槽母亲生完孩子后架子都大了,连样子也不做了。

那两个人甚至没有将她认出来,看过来的时候,陈柚顿住喊了声大娘。

被叫住的人一脸见鬼的表情。

这是郭春雅的亲闺女?

说人坏话被人女儿给听去了。

他们只是嗯了一声,就匆匆离去,没有要跟陈柚寒暄的意思。他们跟她本不亲近,这是大勇后来讨的老婆带来的女儿,跟大勇没什么血缘关系。他们是杨大勇的亲戚,跟郭春雅算得上亲戚,跟陈柚的关系是远得很。

郭春雅比妯娌有本事,厂食堂的正式工不是想当就能当的,在家里她的妯娌不是没听过子女羡慕堂姐/妹的后妈是炊事员。

别人还在教育子女没出息的时候,张玉兰的子女都已经有了自家妈妈没有别人后妈能干的思维,这还了得?最初的心酸过后,子女再提起这种话来,少不了一顿母爱的竹笋炒肉。

陈柚被亲戚滑稽的模样逗笑,脸上是轻松的喜悦。回到家的时候,跟母亲说了一嘴自己碰见大娘他们了,也将自己听到的话一五一十说给母亲听,郭春雅的脸上的表情有一瞬的茫然。郭春雅没想到对方会在背后这样说自己,大嫂他们到家里她还收拾了桌菜出来,明个是礼拜一,把人留下来家里也没什么招待的,她跟丈夫都需要上班。

郭春雅做了二十年的城里人,早就习惯了城里的生活。工作了近二十年的她,算得上地道的城里人。嫁给杨大勇后,一家四口住在一块,跟婆婆妯娌不在一个屋檐下,大多时候各家有各家的日子要过。

不多的相处中,大嫂张玉兰一直是好相处的,性格直爽大方。女儿的话颠覆了大嫂在郭春雅心中的形象。

家里头的空间这样小,她就算是想留人,大冬天的也不好叫人打地铺。但是对方要是有事要留宿,直白说一声,郭春雅也是能收拾出来给他们歇一晚上的。实在不行,也能给他们找一个招待所。

可他们没有说,非但没说,而且当着她的面说着让她忙的好话。

背后却是这样想她的……

陈柚不管母亲会怎么想,她只是将这话给说出口。这话她说不说,大娘都会认为她是说了的,凑这样巧,不说给母亲听还真的有些过不去。那两人见鬼的表情,够陈柚开心好一会儿的,他人滑稽的模样,是无声的搞笑电影。

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人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