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放鞭炮、不祭祀,但春节的对联还是要贴的。
红色依然是年味。
工厂里甚至挂上红色的彩带,插上柏树枝。
次日出门前,郭春雅又让陈柚换一副主席像。
院里恰好有人在学习雷锋,免费给同志们写对联。拿着买来的红纸,陈柚排在队伍里,等学习雷锋的同志写对联。排队的多是熟人,互相说着话,比去买猪肉的时候还要热闹。
几个人凑到一起就都是话,笑声也感染着旁人,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陈柚跟李丽芳也说着话,排队的有些眼熟的玩伴,这个春节回乡探亲的人还不少,有回得早的也有回得晚的。陈柚李丽芳属于回来早的那一批,最热闹的是一个人在说自己乡下的经历,活脱相声演员。
说话的人个子不高,声音不低。
钱爱国插队沪郊,比起跨省、跨区的知青,他算是近的。在沪郊当知青,钱爱国平时不大累。别说比起北边的平原就是比起南边,沪郊的人均土地真是少,人多地少,插队的知青过去对当地人来说,那就是抢饭碗的。钱爱国在的那个生产队队长就跟他说了,让他少做事,队里的工分没那么多……
钱爱国在生产队里要做的事情少,但是生产队里的事却不少。
平时也不管这些知青上工不上工,临近春节,生产队里那是天天要上工,上工的哨子除夕都不停。钱爱国差点被队长留在生产队里过革命春节,劳动最光荣么。
钱爱国说起这事,生动形象,旁的人都被他逗笑了。
乡下的生活被他说出几分趣味来,虽是在说抱怨,却句句别人的“体贴”。
去乡下插队,就算是在一个省一个市,只要不是在一个公社,那都是“异地”。
许多人回城探亲才晓得,有的老乡就在隔壁公社插队,步行能到的地方,两人却没见过面。堵塞的信息,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知晓李丽芳跟陈柚是一个公社的,又瞧见两个人关系好,别的知青就说她们运气好。李丽芳也不解释两个人不是在住一块的,她现在的角色就是被羡慕的角色,跟那些被她羡慕的老三届一样。
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她以为,人还是知足常乐。
跨省知青的自留地把城郊知青羡慕坏了,城郊人多地少,他们知青是没有自留地的。在他们看来有自留地的知青,青菜可以自给自足。
沪郊知青说出口的羡慕的话,没有多少人当真。有自留地又不是地里自己冒出蔬菜瓜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没有付出的辛苦与汗水,田地里不会自己冒出粮食。
跟跨省知青比起来,在沪城城郊插队的知青,过着神仙日子。离家没有那样远,说话的区别没有那样大,不会听别人说话像听鸟语,完全听不懂。春节的探亲,也不是沪郊知青一年唯一的回家,在平日里他们也有回家的机会。家里头条件不错的,人在城郊的知青,日子过得还真是不错,甚至觉得在乡下只是更闲了些。
沪郊知青在乡下,也不是完全不干活,只是赚着更少工分的他们做的活不是很多,在身体上没有跨省知青那样劳累。沪城是一座大城市,人口众多,青年学生也多,沪郊容不下这样多的沪市学生,所以就算是知道下乡到沪郊是最好的选择,也不是谁也能够留在沪郊的。
“草原兵团的农闲是真的农闲,天寒地冻的,你姐怎么不回?”
南边的乡下,除夕也要吹哨子。而零下的草原兵团,冬天不用上工,那鬼天气许多兵团战士会选择在冬季回家。除下乡的前两年不被允许探亲,之后的冬季是有谈亲假的。
杨可琳冬天待在草原兵团,应当是没有什么事情做的:“沪城的冬天,难道比北方还要难熬?”
不然杨可琳怎么会不回来。
“可能是觉得车票太贵,所以才没有回来的,陈柚,我记得可琳比你早两年下乡,没错吧?”
张依依跟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