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章 才干(3 / 4)

庶女亦安 风谧蕴虚白 2207 字 9个月前

走个过场,虽然没有见到世子本人,但好歹传达出了安王府没有自绝于宗室的意思。

等送走苏长史,亦安又回到内院,舞阳长公主知道是安王府的人,不由冷哼道,“安王也太糊涂了些,自家人的金玉良言不听,反倒被一个妖人的胡言乱语所迷惑,真是给宗室丢脸。”其余宗室女眷一字不敢言,也只有舞阳长公主有这个底气说这样的话,她是圣人的妹妹,真要闹将起来,在圣人面前谁能争过长公主殿下?

舞阳长公主性子一贯如此,但也习惯了安王的不着调,虽然心里气恼,但也知道就算自己亲自过去请,安王也能说出一大堆不去的道理。这个滚刀肉一般的性格,要不是看在往日的情分,舞阳长公主说什么也不会轻轻放过。

就连舞阳长公主自己也说不清楚,安王这些年忽然间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多年无子,舞阳长公主这些亲近的宗室哪个没表示过关心?就说永襄郡王妃,也搜罗了不少名贵药材送过去。实是指望安王能有自己的血脉,别的不说,百年之后总有人祭祀不是?

就算这样,安王在子嗣事上执迷不悟,外人也不愿多言。能在子嗣事

上看开的都不是一般人,可像安王这样一意不回头的也是少有。

要不是圣人看在往日安王算是公忠体国的份儿L上,光是御史参他那一本意图魇镇,换个多疑的皇帝,就能要了安王的命。

舞阳长公主旋即又道,“瞧着吧,等到日后我若走在他前面,那也是不会来的。”舞阳长公主虽是气话,也确实有几分伤心。端王、定王、安王这些永世不降的亲王,本来在宗室里地位颇高。舞阳长公主又是圣人之妹,一向走得比较近,往日里也有过亲近日子。

故人一夕之间变了模样,舞阳长公主是想不明白。不过这样的话也不算什么,毕竟圣人当初也说过类似的话,安王当着宗亲勋贵、文武百官,不也一样不发一言嘛。

临清公主劝道,姑母不必伤感,安王总有明白的时候。”临清公主对安王能醒转过来不抱希望,不过是劝长公主看开些罢了。兴许到了人生最后一刻,安王也不会想开的。

舞阳长公主说过这一回,自家也看开了,之后绝口不提安王,好似根本没有这一回事似的。

永襄郡王妃的丧仪有序进行,这些不过是其中的插曲。

小殓之后几日大殓,世子照旧起不来身,林太医说这是发散之前积攒的病气,等全排出去人就好了。

亦安望着世子苍白如玉的面色,对林太医的话抱有几分怀疑。不过据世子自己讲,他的身子确实比前几日强上些许,亦安就没有多说什么。林太医在这方面算是太医院医术最高明的大夫,便是宋尚食也称林太医和自己不相伯仲,她自家更擅调养,林太医精于医病。

大殓之后,钦天监监正已算好了停灵日子,只等出殡日一到,届时将永襄郡王妃与永襄郡王合葬,这件事便算有了结果。

越是往后,亦安越是慎重。九十九步都走了,自然不愿意在最后一步出岔子。

在这之前,陆氏还特意上门吊唁,主要还是为了看亦安。

虽然令国公夫人对陆氏再三保证,亦安在永襄郡王府没有被难到。但苦陆氏左思右想,还是觉得自己得亲眼看过才能安心。

名头都是现成的,又不是只有宗室和勋贵才能去吊唁。像白家这样的人家,送一份奠仪过去已是不失礼。而陆氏亲自登门,更显郑重,还有什么好挑理的。

直到见过亦安本人,陆氏才真正放下心来。说句不亏心的话,亦安的气色确实没什么变化。这些时日虽是连轴转,但宫里也赏赐了许多补身药材。

亦安自己的药也没停,借着给永襄郡王世子熬药的功夫,亦安自己那一份也熬得了。加之宋尚食时不时还为亦安烹调药膳,这只是有圣人和先皇后等少数几人才有的待遇。

陆氏亲自来,少不得要与亦安寻个清净地方说话,亦安便请临清公主代为照管下。舞阳长公主在宗室里辈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