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3 / 13)

觉有些不太自在。

阿幺:看来还是个腼腆的灵。

“你们……发现我了啊……”

“那个……我感觉好多了,谢谢你们……”

“听就听嘛,躲着干嘛,我又没聊什么不能听的。”阿幺哈哈一笑。

看见阿幺这么痛快,那灵似乎也没那么紧张了,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对阿幺和疏姐姐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的情况。

“我呢,原来是这家的小女儿,就是现在这个书生的爹爹的爹爹的妹妹,我也不知道他该管我叫什么。我七岁的时候就生病死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被大阵传送走。”

大阵,说的就是阿幺弄的那个八方转生阵。她没被大阵传送走,想来是因为年岁太小,还不懂,所以反而心智清明,在脱离□□的一瞬间,因为不想离开,成了灵。

“后来我就成了灵,除了这间房子,也去不了别的地方,所以我就一直在这里,看着我哥哥娶妻生子,然后修缮这间房子,后来我哥哥也生了一儿一女,再后来,我哥哥的儿子也生了一个儿子,就是这小子。”

“这小子从小特别会读书,内修却是一塌糊涂。武先生说他的根骨没问题,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不愿意内修,你若说他心不静,倒也不是,读书读得就能很认真。刚开始他爹还强迫他内修,后来勉强能自保之后,也就不管他了。”

“娃儿愿意读书,也是好事,如今皇帝愿意启用我们没什么背景的人,读书也算是一条出路。”那灵说到这,笑了笑。

“他读书是必要读出声音的,我听又听不懂,学又学不会,所以他读书的时候,我就喜欢去房子外面,站在房顶上,听别家的人聊天。”说到这里,那灵羞涩地一笑。

“本来这里还算偏僻,原本也没什么达官显贵,东西卖得也不贵,可是如今做了皇城,好多人家都比从前有钱了一些,那些老爷们出手很大方的。所以连米价都涨了两成。”

“可娃儿什么也不会,还是从前那般给人抄抄书,写写信,也没什么别的银钱来源。所以日子过得没比从前好上多少。”

“可是我看这小子好像也没有另谋什么差事的想法,我这心里着急啊。可是着急有什么办法,我又不能直接出现同他讲,再说了,我那年才七岁,我现在能知道什么呢?就是家常里短的那些事罢了,人家是读书人,自己有那些大道理的,我也不好说什么的。”

说实话,这灵说她自己是七八岁,她又打扮成了二八年华的小姐模样,说出来的话又像是三四十岁妇人的口吻,阿幺着实是感觉有些违和。

内里还是个孩子罢了。

其实阿幺和疏姐姐何尝不是也被困在了某个年纪里,一辈子都如鬼打墙一般地折腾挣扎,却不得结果吗?

阿幺不相信疏姐姐释怀了做女人的那些岁月,就像疏姐姐不会相信阿幺释怀了那一次次的别离和生分。

阿幺有意逗她:“小人儿不大,倒是挺有主意的。”

搭在房梁上的那双小细腿儿听了这话,突然就晃得更快了。

“你说的那些,我倒是很喜欢听。”阿幺也不是真想让她急。想来小小年纪就一直在这里,也是不容易的。“不如你再说说,你都听见过什么坊间的闲话儿啊?”

一说这个,那灵可就不困了:“那可多了去了。远的不说,这进出有一户人家,原来是个穷苦的小伙计,迁都了之后他就去做了上等香料的生意,如今不光认识了贵人们,生意也好得很,经常给贵人们作陪,去吃喝玩乐呢。”

那灵说到这里,颇为惋惜:“听说那排场可大了,但可惜我不能去看。”

说是作陪,其实无非就是借着给官员们行贿的功夫,自己也连带着一起享受了超过规制的享受。

阿幺心里不舒服,可也知道下面这样的事情不少,况且也不欲在一个小灵的面前表露出来。

他隐藏的很好,那小灵什么也没发现,还在继续说:“我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