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柱媳妇重规矩,在她的眼里,这家里管事的,就应该是长子一家,是嫡长子。但如今却是三柱媳妇在管家里的事情。二柱媳妇必然会觉得三柱媳妇越俎代庖,不喜欢三柱媳妇。
但同时,大柱媳妇一直惦记着自己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二柱媳妇自然会觉得她没有长媳的样子,也瞧不上她。
但家里的女人同时也都瞧不上二柱媳妇,这个也是毋庸置疑的。
大柱媳妇觉得自己年岁大所以也看不上管家的三柱媳妇。三柱媳妇管家的时候,大柱媳妇还会使绊子,捞好处。
阿幺和师父住在这里的第一个早上,厨房里就吵了起来。
起因是很小的事情,就是大柱媳妇把菜给烧糊了。
但大柱媳妇把责任全推在了负责看火的二柱媳妇身上,就说她火候不对。二柱媳妇本就不是个能吵的,大柱媳妇的嘴又跟连发驽似的,二柱媳妇的争辩就跟小溪流被淹没在大海里一样,有也跟没有一样。
忙活长工们伙食的三柱媳妇赶紧过来劝架,但在这种情况下,劝架也无非就是和稀泥。
估计是长久的委屈一下子被带了出来吧,二柱媳妇就哭了。
二柱媳妇一哭,大柱媳妇就骂得更欢了,声音一大,就把村长媳妇和二柱都给吸引过来了。
村长媳妇自然是又训斥二柱媳妇的,说二柱媳妇干活不利索、吃白饭、读这么多书连活都干不好。
二柱媳妇再不怎么样,从前也是娇养的女儿,今天骂得这么狠,自然是受不了的。想要跑出去,却撞进了二柱的怀里。
二柱就帮着自己媳妇说了两句。
村长媳妇当时就坐在地上,开始哭号二柱“娶了媳妇忘了娘”,二柱也不多争辩,拉着二柱媳妇就走了。
阿幺去看时,就看见村长正数落自己的媳妇呢。
不过不管怎么样,阿幺和师父的早饭还是吃上了的。
只是不知道这顿早饭里到底有多少人的眼泪呢。
村长一直在旁边等着师父和阿幺吃饭,也不管被盯着的人到底舒服还是不舒服。师父看起来倒是没什么,阿幺却觉得身上难受得很,都没吃几口,就放下了。
等师父和阿幺都吃完了,村长媳妇就上来收了碗筷,村长这才恭恭敬敬地说,外面等了不少村民,都想让师父帮忙。
阿幺从窗户看去,差不多和上次想让师父住在自己家的人,差不多规模,乌压压地站了一个院子。
阿幺着实是嚇了一跳。
虽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但村长这么办事,阿幺多少是觉得有些不舒服的。
村长问师父:“都是乡里乡亲的,不知道仙人愿不愿意过去看看?”
这话听得阿幺觉得心里难受。说是愿不愿意,其实这么个问法下来,只怕回答不愿意,马上就会被骂。
阿幺不是那个出力的人,但只是在旁边听着,都觉得不是很高兴,可师父却好像丝毫不在意一样:“好啊。”
那些等在外面的村民,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是想给孩子看命的,有的是想给新宅子算个上梁的时间的,有看风水的,有给小孩求名字的,当然,也有看病的。
师父让他们不要着急,他会从今天开始,挨家挨户地造访村民,尽可能地解决他们的问题。
师父这样说,村民们却似乎还想争个先后,于是师父说,看病的先来。
治病是着急的,这大家都没有异议,也没法有异议。只是谁先看,谁后看,又恨不得打上一架。
最后还是村长出面说,要是谁再吵,就不给谁看,这才安静下来。
村长家的院子,就这么变成了医馆。
其实排队的人都不是什么大毛病,最严重的也不过就是扭到了脚踝。
但是人一多起来,师父忙前忙后的,阿幺看着都觉得累。
可就算如此,师父还是跟没事人一样,云淡,风轻。似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