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 女帝操作,阿父满意(2 / 3)

出来,拱手道:“陛下,万不可为一时之气诋毁圣人言。”

“朕何时诋毁圣人言了?朕一直都是按照圣人言行事的。”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们居然不知道朕的威名,可朕并没有因此生气,这岂不是代表朕很君子。如孔夫子般,有圣人雅量。”

“简直胡言乱语。孔夫子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说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根本不是陛下所说的意思。”

儒生也不是那么好脾气的,一再被曲解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圣人言,如何能忍。“陛下如此曲解圣人言,怎么不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说女人和小人一样,都是毫无教养之辈,不可与之为伍。”

“你是个懂圣人言的。”光耀帝闻言,反而笑了,并笑着说:“把他舌头割了。”

田昌立马让宦官压住那个儒生,亲自上手,撬开他的嘴巴,一刀把舌头割下来。

期间也不是没有其他儒家人想要阻拦,可全都被宦官压趴在地上。

光耀帝放下手中的《论语》,重新拿起朱喜的头骨,温柔地抚摸着骷髅头,笑看下面的人,“‘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不下重手,就不能树立威信。”

下面的人看着光耀帝手中的头骨,全都吓得一句话不敢说。

皎月解释道:“虽然这个时期的中秦还叫昭,光耀帝也不承认她嬴家人的身份,但她的身份怎么可能瞒得住,而她做的那些事自然也会被世人知晓。”

“无论是前期眼睁睁地看着前秦覆灭,看着胡亥杀光所有兄弟姐妹,她却在统一草原;还是后期为了统一天下,以各种方式残忍杀害各路诸侯,借助乱军铲除各士族中的反对者。”

“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世人,她是个血腥又残忍的帝王,是个彻彻底底的暴君。在光耀帝刚登基那几年,她暴君的名声可比当年的始皇还响亮。”

“世人就如同畏惧始皇一样,纵然心中有万般不愿,终究得匍匐在她脚下,不敢在她表现出不满时,说出一句反驳的话

。”

看着下面不敢反驳的人,光耀帝笑了,“圣人言,终究是有道理的,朕真想把朕压抑那些年读《论语》的感悟,全都写下来,让黔首都好好学学。大昭的子民至少要明白一个道理。”

光耀帝把玩着手中的头骨,叹息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和朕作对的主谋,早就被朕打得绝后了。”

“这《论语》哪里都好,就是名字不合朕的心意,朕一直想改。”光耀帝放下心爱的骨头,提起朱笔往书封上一划,直接把《论语》改成《抡语》,并将其丢到众儒生面前。

在场的儒家全都被气得脸红脖子粗,却敢怒不敢言。

就在所有人都噤若寒蝉,不敢有任何言语的时候,一个五十多岁的儒家人站了出来,“陛下日理万机,怎么好再劳烦陛下,臣叔孙通,愿为陛下分忧。”

“爱卿真的明白朕的忧?”嬴舜华挑眉。

叔孙通顶着一张儒家的老脸,严肃地说:“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早就该有人站出来为儒家制定规矩了。儒家能得陛下费心,是儒家的福分,即便孔孟圣人站在这大殿之上,也必定会感谢陛下的一番苦心。”

“儒家能有爱卿这样的大才,才是儒家的福气。本来朕还想着,你们儒家既然不愿为朕所用,朕就自立一派,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民家’。”

打完棍棒,光耀帝立马给甜枣,“既然儒家还有爱卿这种明事理的,朕也就不费心了。”】

“公主可真是会理解圣人言,臣自叹不如。”淳于越气得想要拔剑把嬴舜华砍了。

嬴舜华紧紧贴着大靠山始皇老父亲,保证安全后,义正言辞的对淳于越说:“那是光耀帝说的,和本公主没关系。本公主可是一直都很尊敬儒家的,也觉得孔孟之言很多都值得世人学习。”

坐在儒家队伍后方的叔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