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老叶的反击(2 / 3)

叶琛的脸色立刻变得不好了,跟你去青楼蹭吃蹭喝,温华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刚要开口,就听温华继续说道:“君子不食,嗟来之食,我自有办法解决科举的盘缠问题。”

虽然现在不去办辅导班了,但是因为上一次办班扬名清风镇的缘故,北海县不少学院周围的书斋,都邀请他写一些册子。

就是类似于三年高考,五年模拟的那种复习题,供学子们学习使用。

而且一经推出,效果非凡,学子们都抢着买。

毕竟论基本功之扎实,整个北海能超过温华的,且需要钱的,肯定不超过一个巴掌。

而温华也因此受益,每出一本册子,大概能拿到一两银子的报酬。

所以现在的温华并不是那么缺钱了。

当然,温华现在也成了北海小学生们心中最为恐怖的梦魇。

因为总是有夫子拖堂,拿出温夫子的书,让孩子们写作业,逼得孩子们写了一首诗,内容是,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明日是假日,早放学生归。

于是,温夫子的名声越来越响,来求册子的商人更多了。

温华觉得,清河村的孩子们更需要这笔钱。

没有正规一点的学堂,孩子们永远无法好好地读书。

叶琛看向他的目光里带上了赞许,云衡真的没看错人。

这个孩子真的太优秀了,优秀到自己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拍了拍温华的肩膀,笑着说道:“老村长已经决定,拿公库的银子买材料,同时召集族人集体修建学堂了,你这点钱用不上了。钱呢,你自己好好收着,别以为口袋里有个十两八两就够了,穷家富路可不是说说的,忘了济南的秦二爷当年差点饿死在客栈里的故事了?”

温华不敢忤逆叶琛,便点头应下。

叶琛让孩子们将东西都搬进屋子里放起来,然后去地里看新房子的进程。

人多力量大,在四五十号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地基已经挖好了。

砖是在朐临镇买的,受叶琛公私合营作坊的影响,卢县令又开拓出了新业务。

其中官私合营的砖窑就是个明显的例子。

烧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挖窑、制坯、入窑、烧窑、封窑、出窑等一系列工序,其中每一项工序都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

由北海县衙划出场地,提供工具,然后再选拔口碑不错的中小型商人,联合举办,再挑选当地的百姓做工,一下子做到了多方受益。

中小型商人,有了官府背书,不至于被世家所打压,可以踏踏实实的做生意,北海县衙可以利用中小型商人的资金,赚取一定的收入,改善县衙的财政情况,最主要的是,贫苦的百姓可以有一份微博的收入。

当然,也方便了叶琛这样想要盖房子,却一直舍不得买青砖的大户。

因为官私合营作坊制作出来的青砖,不仅仅质量好,而且价格比市场上还要低三成,最关键的是,那些中小型商户,做事情很积极,主动上门送货。

所以叶琛肯定不会犹豫,一口气买了不少青砖。

有村子里,几个比较有经验的汉子负责修筑地基,其他人则在修起来的地基上,砌土坯和青砖,这不是什么技术活,村里的汉子都会。

二十多人一起来,才三四天的时间,一面一面的墙就慢慢起来了。

牛蛋跟他弟弟也在其中帮工,牛蛋在下面扔,弟弟在上面接,一条条完美的抛物线腾空而起,惹得大人们哈哈大笑,都夸牛蛋是个好把式,将来肯定有出息芸芸。

等到墙体的雏形出现,村里人才反应过来,小叶村长这个新房子面积到底有多大。

外面一圈墙把院子围起来,院子里是十几间房,每个房间都很宽敞。

不少家长现场将孩子拉过来教育,什么你们叶四叔就是咱们村第一个读书的,现在可了不起了,不仅仅是村正,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