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对诸葛亮说道。
“既然这建议是政事堂提出来的,那么就请孔明为殿下分说吧。”
诸葛亮听到这话以后便微微俯身,对吕博解释道。
“虽然说这样一来会影响到一些学子,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是能够借此立下律法,保证之后的科举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所以才要谨慎从事。”
听到诸葛亮的解释之后,吕博就没有继续开口了,算是认可了诸葛亮的说法。
等到诸葛亮告辞离开之后,陆鸿才坐了回去,沉默片刻之后对吕博说道。
“殿下,你将来是要管理这个国家的,君王不能以个人的喜欢去评判任何人,一切都要遵循规矩,诸葛孔明有大才,为人宽仁谨慎有古君子之风。政事堂交到他的手里,将来你也会轻松一些,凡事不要太过于追求极致,以免有所反噬。”
等到陆鸿说完之后,吕博若有所思已,然后开口问道。
“父亲就是因为这样才组建了政事堂?只是儿子有些疑惑,父亲在担心什么?”
一句父亲让陆鸿有些感慨,他一直都刻意保持君臣之礼,为的就是希望他们父子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关系,他并没有纠正吕博,而是继续说道。
“你也读过史书,应当知道当年秦始皇横扫六合,并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在秦国治下修道路,整河道,并且统一文字度量衡,这些功绩成就了始皇帝的功业。不过皇子扶苏学承儒学,虽然表面上看是帝国最好的继承者,但是也注定他难以成事。因为始皇帝的功业太过辉煌,有的人愿意继续追随始皇帝的脚步,也有人想要秦国覆灭。”
听到这里吕博的脸色微微一变,沉声说道。
“父亲请放心,儿子一定会继承父亲的志愿,将新政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