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面上看陈群这些话算是支持新政,但是实际上确实什么话也没有说,不过就是老生常谈而已,在陆鸿看来陈群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那就是大族接受改变,表现的似乎比较恭顺。
对于陈群这样的人,想要听到他的实话是十分困难的,或者说陈群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实话。
只不过是依据环境和场景的不同,略微做出一些改变而已,不管陈群为谁效力。
都会根绝主君的意思给出自己的建议,不过在这些建议之中,必定会隐藏起来陈群真实的想法,这才是最为致命的,就像当年在东吴的时候,张昭所说的那些话一样。
世家大族这些人是因为管理国家的必要而出现的,如果轻易的将这套规则打碎,同样还会有其他的问题出现,陆鸿之所以现在小心翼翼,就是想要看一下效果再说。
虽然说陆鸿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至少在今后的五年之间,陆鸿对于整个朝局还是拥有绝对的影响力,以后的话就要看吕博的了,虽然说吕博是自己的儿子。
但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想法,也许是历史看多了,陆鸿总是抱着悲观的情绪去看待一切事情,最起码这样的话,在某些事情发生以后,不会觉得十分失望。
自古以来因为权力之争,父子相残,兄弟相争的事情太多了,陆鸿想要避免这一切,就是要把自己从这个圈子里面摘出来,站在外面反而能够看的更清楚。
也就是因为这样,陆鸿需要在这些年将规矩给立下来,在吕博完全掌权之前,他有足够的时间,这一切都是取决于吕布的身体情况能够支持多长时间?
说起来也是有些讽刺的,现在陆鸿对于吕布的信任反而要高于自己的儿子,毕竟吕布当年是在走投无路情况下,根据陆鸿的谋划才一步步站住了脚跟。
可以说吕布和陆鸿是在相互成就,至于心声不过就是增加基础的一个条件而已,不过通过陆鸿的心声让吕布知道了更多他没有想到过的事情,这才有了现在的深信不疑。
很多时候只有人自己意识到的,主动去做些什么事情才会彼此吸引,凝聚在一起想要把事情给做成,但是随着一步步的成功,每个人对于胜利的要求也不同。
所以能够一路前行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最终剩下的那些才是真正的变革者,无论他们所做的一切,最后是成功或者失败,但都是对人类发展的一种可能性的探索。
其实这些事情到处可见,当你把事情做的更好的时候,就会有人在旁边站着说道,差不多就可以了,你这个人太较真了之类的话,于是同行者就会成为陌路人。
这也是陆鸿最为担心的事情虽然说现在天下一统了,但是到最后能够跟着自己一起走到底的还有多少人?虽然说这些年通过义学,培养了不少平民子弟入朝为官。
但是到了最后,这些人会不会坚持自己的信念还是很难说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就会逐渐变成即得利益者,陆鸿只不过是通过他们分走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影响力而已。
陆鸿的手静静的在茶杯之上拍打了几下,温度刚刚好,不过他并没有喝茶的兴致,看着面前的陈群,陆鸿抛出来了自己的另外一个问题,问道。
“长文博学广记,不知道你对于始皇帝有何看法?”
不管心里面怎么想,但是有些问题还是不能摆到台面上去说,这些只不过是因为政见不同而出现的一定碰撞而已,这些世家大族现在遵守楚国的律法,那就不能轻动。
因为规则是陆鸿定下来的,所以这个时候他不能自毁长城,有了规则大家就要在这个范围之内闪转腾挪,至于最终谁能够获胜,那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
陈群没有想到陆鸿会问自己这个问题,考虑了一下之后这才说到。
“始皇帝使用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整修水陆要道,功绩非凡,不过却是二世而亡,一来是因为秦律过于苛责繁琐,让人敬畏而心怀不满。二来则是如秦始皇这样的千古一帝,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