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非常有政治眼光的人,他自然知道这些世家大族对于国本是有什么样的坏处。
但是无奈在此形势之下,曹丕还是代汉而立,要是不稳住这些世家大族的话。
那么顷刻之间,他手底下的这些人就会星散而去,还好的,就是现在陆鸿对于世家大族是保持打压的政策,这也就让曹丕能够跟这些世家大族站在同一战线上。
不过对于此曹丕也是,心有不满,对于这些世家大族多少还是有一些地方之心。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有关曹操继承人的事情,当初曹操逝世之时,将曹植也召回到邺城。
还有镇守蓟郡的曹彰,但是曹植跟曹彰来的时候,曹操就已经逝世了。
当时曹彰对曹植说了一句话,到现在曹丕想起来都有些寝食难安,他说到。
“子建,父亲去世召我回来就是有意要传位于你啊。”
曹丕当然知道曹操对于曹植有多喜欢,不过也就是因此,曹丕对于曹植就十分的忌惮。
现在因为刚刚继位不好,对曹彰和曹植下手,但是他也深知。
曹彰勇武过人,作战勇猛,跟曹氏和夏侯氏的将领交情莫逆,这也是曹丕不愿意重用这两族之人的原因人,一来说这些人在军中威望太高,二来就是知道的内情很多。
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对于他的皇位有觊觎之心?
这就是篡位的代价,得国不正对于任何人都抱有提防之心,尤其是那些能够威胁自己皇位的人,但是眼下正是多事之时,曹丕也不得不跟这些人之间进行妥协。
等到众人散去之后,曹丕把陈群留了下来,询问道。
“长文,现如今陆人杰如此行事,而世家大族眼下有不少人还是抱着观望的态度,长此以往下去,当如何是好?”
作为曹丕身边的近臣,陈群自然知道曹丕心中在想什么,于是沉吟了一下,说道。
“当初先皇在时,为了应对陆人杰的新政,被迫做出应对,因此引得有些世家大族不满。现如今陛下已经继承大统,劫陆人杰又对世家大族多有打压。与其说现在世家大族是在观望,不如说是这些世家大族投效无门,所以臣建议,当改革选官之法,重用世家大族。”
这就是一种选择了,要是采取陈群的建议,那么就是跟世家大族妥协,以此来换取世家大族对他的支持,如果不采取这种陈群的建议那么结果也是可想而知。
虽然说对于以后会有一些好处,但是对于眼前的情况,却是丝毫没有帮助。
无奈的叹一口气之后,曹丕这才开口说道。
“既然文长已经有了谋划,随后上一个奏本,让朕看一下再说。”
就在司马懿前往平原的路上,他收到了一个消息,就是曹丕采取陈群的建议,改革选官之法。
采取九品中正制进行选官,司马懿听到之后就,就对身边的司马师说道。
“陛下这是无奈之举,这样一来世家大族的权力就会无限制的放大,跟陆人杰所行之策,无异于背道而驰,看起来现在情势十分危险啊。”
司马师听完之后,笑着对司马懿说道。
“这天下读书之人多,是世家大族的子弟,那些平民百姓一来无底蕴,二来无根基,就算是读书做官,也不过是狗尾续貂之辈,不足为虑。儿子看来陛下实行此政,那是最好不过。”
听到这话,司马懿转头看了司马是一眼,回头看往洛阳的方向,有些感慨的说道。
“当初陈胜在田间农作之时,曾经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那陆人杰一代英豪,怎么可能是毫无眼光之辈?这许多年对于陆人杰所行之政策,为父也多有研究。近些时日方有学心得,那陆人杰所图非小,所实行新的选官之法,一旦成为常例,那楚王治下之民就会拥戴新政,如此一来其根基就稳不可破。”
说完之后,也不能司马师在说些什么,于是就催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