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宋仪上前略带歉意地回复。
“诶,宋卿,又没说不让郡主与你一同回去,你们召国使团可以在启都多留些日子嘛,顺便感受一下启国的风俗人情。寡人会派人快马加鞭前往召京,向召皇说明情况。召皇是个通情达理的人,相信他不会怪罪你们的晚归。”元晔一下子把事情都安排好了,再推辞只怕是于理不合了。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劳烦启皇了。”宋仪感到有些无奈。他相信启皇只是单纯地想让玉彤郡主为启国百姓传授茶艺,而不是另有所图。毕竟,祝寿使团里官最大的是他,身份最尊贵的是玉彤郡主。但他们二人加起来暂时还没有能掀起两国战争的资格。
此时玉彤的心里已经乐开了花。她毕竟还是个爱玩的孩子,不想那么快就回召国。她一进入启国,就被这里奇异壮丽的风光吸引了。这里的风景、人、生活习俗与召国是多么不一样呀。她确实想在启国多呆些日子,好好地游玩一番。
“元均,”元晔看向宴席中一位少年。
“孙儿在。”此时从席座中走出一位身着水蓝色长袍的少年,身姿挺拔,丰神俊朗,约莫十七八岁。少年走到殿前向元晔行礼。
“玉彤郡主在启都期间,就由你全程陪护。要是郡主有什么闪失,拿你是问。”明明是命令的话语,可是启皇的语气却充满了长辈的慈爱与宠溺。
“是。”少年接下命令,转身对玉彤和宋仪略微行了个礼。
玉彤抬眼看向少年,与元均的眼神撞到了一起。元均赶忙垂下眼睑转移目光,有些仓惶地走回席位。
这少年长得真是好看,只是为什么那么害羞呢?玉彤心中窃笑。
正宴结束后,启皇退席,留各国使者与启国的达官贵人相互应酬。
大殿外,元璟一人背手而立,若有所思。
“璟,刚才在宴席上就发现你心不在焉的,幸亏陛下没有责难。你是怎么了?”独孤祁走到元璟身边问到。
“并无大事。只是,你有没有发现召国的玉彤郡主长得像一个人?”
“啊,这辈子见到的人太多了,刚才也没注意看那个郡主长什么样。所以,玉彤郡主长得像谁?”独孤祁虽已年近四十,但在朋友总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
“算了,不记得也好。忘了吧,也别管她长得像谁了。”元璟语气有些失落,径直走出皇宫。
“诶,你知不知道说话只说一半很没意思啊?”独孤祁埋怨道。“像一个人?像谁呢?”他独自嘀咕。
夜晚,大将军府,元璟书房内。
“将军,属下已到聚贤阁打探清楚了玉彤郡主的信息。玉彤郡主生于大盛八年(即泰元三十五年),乃南阳王刘植与南郡王氏之女,召国太尉刘格与刘植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玉彤郡主九岁前在南郡生活,之后被老南阳王接往召京王府抚养,时常出入召国皇宫,召皇对其疼爱有加。”
“王氏呢?”元璟问。
“回将军,王氏出自召国南郡望族,又嫁入王府,深居简出,很少惹人关注,有关她的信息十分有限。”作汇报的下属显然有些紧张了。
“此外呢,还查到了什么?”元璟问。
“玉彤郡主有一个姑姑,是刘格刘植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名刘萱,封号昭阳萱郡主。只是关于刘萱郡主的记录非常离奇。据聚贤阁的档案记载,刘萱郡主前十四年的主要活动区域都在南郡,她七岁就入阳灵山百草阁,拜入阳灵派学习医术。十四岁时随父兄入召京给太皇太后祝寿,寿宴之后突然染上奇病,宫中御医皆诊不出病因。召皇为了安抚老南阳王,提议让刘萱留在宫中养病,老南阳王亦留在召京王府。五年后,刘萱郡主的病竟然好了,随后就回了南郡。可是回到南郡之后就再也没有与之相关的信息流传了。”
“可有刘萱的档案?”元璟问。
“有的。”下属将档案递上。
“下去吧。”元璟挥手示意下属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