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建立宋日贸易路线(3 / 4)

粟健就连忙说道:“回知院,我的父亲联合了本地国司、郡司以及地方望族权贵,封锁了这个消息,现在正在招募人手开采,想必已经开采出了大量的银矿石。”

“没有通知日本天皇吗?”

“没有。”

“这样不妥。”

赵骏皱眉道:“这毕竟是日本的矿石,若是没有日本朝廷的承认,恐怕会失了大义名分。这样到时候日本天皇派兵来围剿,对于伱们地方上也是个大麻烦。”

粟健苦笑道:“可是天皇已经多年没有给大宋递交国书,反而在前些年向辽国称臣纳贡,所以我们也不敢向天皇上报此事。”

日本一直是个慕强的国家,唐末时期,由于唐朝式微,所以在公元895年正式废止遣唐使。

自此之后,即便宋朝建立,日本也完全是闭关锁国,未与宋国建交。

大宋这边对于贫瘠的日本也不怎么感兴趣,所以两个国家之间虽然只隔着东海海峡,但几乎整个南北宋时期,除了民间经济贸易往来以外,官方几乎没有任何互动。

反倒是由于辽国强盛,辽国皇帝也重视海权和路权,与周围国家交流极为频繁,陆地上把高丽纳为属国,海洋上向日本递交国书,虽然日本的回应不像唐朝时期,那么频繁的派遣唐使,但也表示向强大的辽国臣服。

“无妨,该上报还是要上报。”

赵骏说道:“到时候宋彩也无需以大宋朝廷的名义,就说是宋朝商人的名义即可。想来石见也需要大宋的冶炼锻造技术,将矿石冶炼成银两。”

“这倒是,日本虽然锻造技术也还可以,但在冶炼技术上自是比不得大宋。”

粟健连连点头。

赵骏想了想,说道:“这样,我认为这次你们回去之后,可以把银矿的出产比例重新进行划分,向日本天皇进贡部分,换取日本朝廷的支持,掌握大义名分,然后再招募武士,组建军队,防备周边各国的觊觎者。”

虽然最好的方式是把那个银矿据为己有,直接将大量银矿石海运到国内来。但从实际角度出发,还是难以做到。

霉帝可以在中东偷石油,那是人家实力到位。

宋朝别看与日本离得不远,问题是当时的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呼啸,连蒙古几次想入侵日本,都被飓风吹得人仰马翻,想完美安全地通过海峡到达对岸还是不容易。

如果大宋想强制占领的话,要付出的成本非常大,而且辽国始终是个隐患。

日本国内也可能会掀起对抗,为了争抢他们本土的银矿,说不准日本天皇会号召全国出兵,那个时候陷入永无止境的斗争,从成本和开采上,都不划算。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宋朝以私人商贩贸易的名义出冶炼锻造技术,以及一定价格购买矿石的股份。

日本天皇得了好处,允许宋朝商人跟他们合作一起开采,甚至大部分银矿收益都可以留在日本国内,宋朝只需要保证一条贸易路线,能够把商品运输到石见国,换他们的银两就行。

这样就属于民间正常贸易,辽国那边也不会察觉,日本也不会有太多的抵抗情绪。

“我明白了。”

宋彩听到赵骏的话,认真说道:“明年年初,我就会带上大量的货物再次启程前往日本,到时候就按照知院说的办。”

“你们现在去日本是走什么路线?”

赵骏问。

“走的南路。”

“南路可不平静啊。”

“那也没办法。”

当时日本来唐的路线有三条:北路是经朝鲜半岛西渡黄海,至登州上岸,再由青、济、汴州达于洛阳、长安。

南路是由日本直接跨海西行,至长江口岸及苏北沿海一带登陆,入扬州、楚州,通过邗沟和通济渠继续行船,经汴州、洛阳西达长安。

还有一条南岛路,是从日本横越东海,南下明州(今宁波)及浙江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