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前冒着烟。
枪声响起,发射床弩的士卒倒下四五个。
命中率其实很低,但这已经超过弓箭射程,叫人绝望。
又是一阵枪响,床弩手一哄而散。这样的溃逃引发了集体崩溃,他们纷纷逃下城墙。
许晋气得嘴唇发抖,左右劝道:“如今事不可为,护法还是尽快离开,待他日东山再起!”
说完也不管许晋如何想,架着他便下城。
城南门不知道被谁打开,所有人都往城南涌。
许晋与刘渊惶急如狗,跟着人群往南方逃窜。
两人皆有马,带了十几个忠诚手下,出了陈州城,许晋道:“文博兄快随我去海边,那边有船。”
刘渊顾不上思考,跟着他便往历川跑。
至此陈州事算是告一段落,秦骁心中松口气。
陈州太重要,被这么糟蹋一番,损失极大。
早朝时,秦骁将这个好消息宣布,朝廷上上下下喜笑颜开。
兵部尚书出列道:“陛下,此次陈州陷落,罪魁祸首乃是杨天德,臣请陛下诛杨天德九族。”
他的建议得到众人拥护,此次叛乱之所以迁延日久,杨天德要负绝大部分责任。
倘若不是他导致陈州陷落,也不会到今天的地步。
秦骁从善如流,下旨诛杨天德九族。群臣齐呼万岁,陛下圣明。
但秦骁不可能忘记在这次事情中,还有文官的身影,于是他命刑部侦办此次白莲教起事。
八月底,陈战班师回巢,不过留了五千禁军在陈州。
白莲教徒逃入南方,再追下去已经得不偿失,日后坚持清剿即可。
这次回来,秦骁并没有打算大张旗鼓。
但是士卒也需要安抚,于是他决定为死亡战士举行公祭。
这也是抚慰已亡将士们最好的方式,同时也能安抚将士们的心,朝廷绝对不会忽视他们的付出。
陈战回来后,受到秦骁召见,详细询问他这次战况经过,总结士卒的不足之处。
“士卒已经非常好,只不过这次战斗过程中发现,火铳的精度太低,需要提高精度。”
秦骁叹息:“这可是极难的。”
他知道该如何提高,拉膛线。
可是膛线哪那么好拉?且拉了膛线后子弹也得改变,否则用处不是特别大。
还有漏气的问题,如果解决不掉,膛线毫无用处。
“你辛苦了,三日后,随朕一起公祭死去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