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教官们正在紧张而忙碌着进行第二炮之后的清理,开了两炮之后,这一次的炮身降温需要的时间明显要比上一次长,清理炮膛的湿拖把擦了一次又一次,并开始不断地冒出大量的水汽。
可惜的是,现在的辽军显然还没有人能够注意到这一点,当然更不会明白这里面的道理,所以也就不会有人能够抓住这段间隙的机会继续组织进攻。
只是秦刚比较意外的是,尽管伤亡如此惨重,这批剩余下来的辽军居然并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反而慢慢地重新聚集在一起,缓缓地向前面压过来,一直到了两百步的距离而停止——这是他们经过了三次冲锋、两次被炮击、付出了那么惨重的伤亡代价之后,而基本可以确定的最大安全距离。
“他们想救回自己的主将!”秦刚身边的一个近卫兵突然看明白了。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秦刚一下子看到了在五十步左右尸体最密集的地方,有一个明显中弹却未死去的军官正躺在那里,看不清他的伤势,只看到他的身体似乎还能挣扎,应该是努力试图从另一匹彻底死去的战马身下将自己移出。
只可惜,此时的他却被死死地压住而无法成功。
此时,无论是哪一方的军队,都会有一条极其相似的军规:主将阵亡并不可怕,但如果主将被对方擒获或者阵亡后的尸体无法带回的话,那么随同出战的士兵即使能够活着回去,也得全部都被斩首。
所以,这便是眼前这批辽军坚决不肯撤退、不愿逃走的原因。
但是,经过了两次已被彻底证实的失败进攻之后,再次攻入到五十步范围之内救人的话,显然也是超过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于是,他们也只能徘徊并聚集在这两百步的“安全”距离之外思考着对策,或者想等待着有可能出现的其他机会!
“哼!他们以为站在那里就安全了么?”秦刚冷笑了一声。
此时,海船上的大部分军事物资都已经卸装完毕,包括一门重逾一千余斤的标准臼炮。
在极不容易地将它移上岸边后,便装在了为它特制的平板车上,再推至了阵地前方、长枪兵的身后,负责操作此炮的流求炮兵正在向秦刚汇报它攻击性能方面的数据。
秦刚先是指了指两百步左右的那些辽兵,看到流求炮兵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后,便一挥手:“那就送他们上路吧!”
于是,前面那些虎蹲炮旁边的两组炮手迅速地撤回,开始进行这门臼炮的射击前准备。
这是技术最好的两组火炮教官,他们已经反复核对了当前炮管的角度与方向,并往炮膛内装入了合适的火药包并压实,最后,一只小瓜大小的铁弹被塞了进去。
火炮教官开始向秦刚示意准备完毕。
秦刚便让长枪兵回撤十步:一声令下,前方的长枪兵迅速列队向回跑,流水般地从这门臼炮两边跑过,顿时,黑洞洞的粗大炮管前方,便再无遮挡之物。
而对面的辽军显然也是注意到了防御在最前方的宋军长枪兵的异动,并且对于这些人后撤之后,突然露出的这只更是奇怪的巨型之物非常地不解。
十分不幸的是,在此之前的那五门原始虎蹲炮的体积不大,即使是在它们的炮口之下丧生了那么多人,辽军显然还都没有注意到这些巨大雷击般伤害的来源,大多数人只是知道宋军阵里出现了巨大声响与火光,然后自己冲锋的队伍中间就莫名其妙地出现了大批伤亡。
而现在出现的这门标准臼炮的庞大体形,终于让他们开始关注到了这一极其奇怪的东西。
流求火炮手开始点燃了引信。
从辽军那里看去,先是看到了这门炮口突然一下闪出了耀眼的火光之后,稍待了一息,才听到了这次战斗中最最震人心魄的一声雷爆巨响。
只是,此时是没人来给他们普及光速大于音速的格致学原理的。
这门臼炮发射的不再是霰弹,而是刚才塞进去的那颗实心铁弹,更由于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