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学政褒贬(1 / 5)

风流大宋 林二虎 3543 字 9个月前

绍圣四年,十月底。

秦刚完成西北地区的学政巡察工作回到京城。

学政司以及这个学政使,都是新设的衙门和官职,所以对此,有羡慕的、有嫉妒的、更有表面和和气气、私下里却变着法子想从中挑些毛病找点碴的人。

一般情况下,谁会一上任就忙着往某一个地方跑啊?再说了,就算是要去视察地方,这学政之事,当然是优先前往文风兴盛的中原之地、或者是尊师重礼的齐鲁之地、名士云集的江淮之地,哪有像他这么傻,去的居然是那种大战之后都几乎拿不出几个钱的西北穷境。

所以,正常人想到的是,秦刚定然是在环州那里有着什么难以割舍的利益。

于是,有心的人稍稍花费点功夫,便打听出在京城里帮他跑生意的那个姓胡的把兄弟正在环州,而且开着很多作坊的事情。这样的消息,一下子引起了御史台的浓厚兴趣。

秦刚到了京城后,先是安排宗阿四他们继续向东南前往明州,找到谈建后,由他安排前往流求。然后就带了金宇、李纲两人先去朝廷为学政司新设的办公衙门看看。

学政司虽然在名义上隶属于国子监,但是在这里就充分体现出大宋最喜欢的叠床架屋式官僚机构特点:毕竟“提举天下学政”的这一概念的提出背景,就是对眼下的学政教育事宜不是特别满意,希望通过这一新设部门进行一些改革与创举。

所以,提举学政使这一职位虽然只与国子司业同品级,实际上并不会受国子监祭酒的管辖,而是可以直接向皇帝直接汇报,难怪这能引得众人的眼红与不平。

原本国子监的地方就不太够用,便在右掖门外的尚书省里腾出了一座有着三四间屋子的院子作为学政司的办公所在地,虽然各处都显得略略有些陈旧,不过门口挂上去的的学政司的牌匾却是崭新的。

秦刚带着金宇和李纲两个人在后面走着,前面带路的则是尚书省的小吏,远远的看见了在这门口守着一个老兵散漫无聊的模样,则立刻变了脸色,便高声喝道:“集贤殿修撰、朝奉大夫、提举天下学政使秦刚到!”

老兵不仅被这声音给吓到了,更是被吆喝的内容吓得浑身一个激淋。自从被调到这里来之后,还从来没有见过学政使的面,却没想到第一次见面竟然会看到自己如此的模样,他条件反射地站得笔直,生怕被这新来的主官给敲破了饭碗。

而并不太大的学政司院子里,显然也是听到了这声通传,很快一阵忙乱的脚步,便从里面噼里啪啦地迎出来了三个属官、五个吏员,这些都是秦刚离开京城之后,才由吏部从别处调到这里的来的,秦刚自然在此之前还从未见过。

毕竟学政司是新成立的,除了秦刚这位提举官之外,政事堂索性便把原来属于礼部专门负责学校政令的职权移到了学政司,然后负责此事的一名正七品员外郎、两名从七品秘书丞、以及相关的五名吏员都转到了这里来了。

这些属官与吏员自从过来后,也是一直还没见过自己的主官,这段时间之内,也就持续做了一点他们过去还曾做过的零碎事情。大多数时间,就是坐在院里吹吹牛、消遣消遣。

也怪吏部以及政事堂,都没有一个人提前透过一点风声,害得他们今天站在外面时,都没有一点点的准备,光是仪表就显得有点参差不齐,各人的官服更是新旧不一。

大宋除了皇帝特有的恩典之后,官员的衣服都是由朝廷下发了布帛之后,自己去找裁缝量身定做。有钱的官员甚至还看不上朝廷发的布,就是按照标准做出来就行,一般都要多做几套用于换洗。

家境不行的,就尽着朝廷发的那几匹布做个两三套,轮流换着穿,穿洗的次数多了,自然就会褪色发旧。所以,官员一般会预留一套不怎么去穿,以保持其簇新度,一旦知道有重要场合那天,便会特意换上新官服,比如知道今天新主官要到任的话,怎么着也不能像现在这么失礼啊。

正当众人惴惴不安之时,秦刚却根本没在意这些事,他只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