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进士的授官工作会持续很长时间,有的职位是现成空置的,有的职位却是还需要一番手续折腾的,所以每个人收到授官通知的时间是不同的。
即使是有早有晚,但在一甲的几乎所有人都已经收到官书,就连二甲与三甲的人也都差不多也收到了官书后,而秦刚这里,却依然没有任何的消息。
每天都会过来跑一趟的秦湛有点坐不住了,他说:“十八叔,要不我去找一下禠哥,让他去找人问问看?他家大人可是这次科举的主考官啊!”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不能去问他!”秦刚摇了摇头,“这件事的原因其实很明了了。”
秦湛默然,其实他也十分清楚是自己的父亲连累了秦刚。
“我倒是要说说你,科举之路你不走,可以说是人各有志。但是你想与我学经商,这个学刊,你是必须要多多研究的。”秦刚扬了扬手里刚收到的最新一期《菱川格致学刊》。
在乔襄文的主持下,学刊保持了每月一期的出刊速度,更重要的是,上面的内容越来越精彩且实在了,至少也反映出书院在格致学研究的快速发展。
其实宋时的江淮地区,人文教育一直十分繁盛,而发达的工商活动以及书籍出版也给了各种创新思想以极大的发展空间。只是一直缺乏像是官府以及书院这样相对正统的渠道给它们以发展的空间。
而菱川书院挟带着秦刚个人在当地影响,以及之后苏颂、沈括等大家的推荐关注,对于格物致之学问的钻研风气不断高涨,其影响也在不断地提升。学刊上开始出现了许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精巧发明,甚至开始在一些具体的生意上有所体现。
秦湛一时还不能理解为何要研究这个,秦刚便说:“你前几天刚从仓王村回来,现在天气已经转暖,上个月的银霜炭生产已经减半,我估计再烧一到两次窑就可以停了。接下来,窑场那边该怎么办?你可以什么主见?”
这么一说,秦湛倒觉得是个问题,虽然在这一个冬天,不管是秦刚与罗掌柜这边赚得的钱,还是钱老六一家拿到的工钱,都已经完全超过了往年的数倍收入。但说要是到了天热后就躺下不干活,毕竟是不符合此时人们的想法。
经商,首要考虑的就是利益价值的最大化。
“那你就好好看看这些学刊。”秦刚将手中的最新一期与桌上之前的几本放在一起,“看看有没有什么有用的发明,是适合在仓王村让钱老六他们在夏天里经营的。我去一趟履常师叔家。”
秦湛确实觉得此事有点重要,便在书房里留下来。
秦刚一个人去了陈师道家,去之前也不忘给他的两个儿子各带了一点礼物。
自从前一段时间赵挺之开始公开弹劾苏轼,并导致其从定州被南贬至岭南的英州,这可惹恼了整个苏门的所有弟子。
尤其是陈师道,他以有这个连襟为人生最大的耻辱。
面对着一直与他同甘共苦的妻子,他痛心疾首地说道:“师门受辱,老师蒙难。不能多说什么了,从今往后,他赵家之人,不得进我陈家之门半步。”
而在得知秦刚在高中一甲进士之后,竟是迟迟得不到授官,在痛斥朝中当道的奸佞小人同时,也担心年轻的秦刚难以经受这等挫折,便下帖邀请他来家里作客吃饭。
鉴于此时朝中的风气,陈师道只叫来了邻居李格非作陪,而李清照听说是秦刚要过来,也带着李迒乐颠颠地跟了过来。
秦刚过来后看到他们两人,惊讶了一声道:“没想到你们俩会过来,我这次只给履常叔家的两位哥儿带了礼物。”
李清照撇撇嘴说:“我们就住在隔壁呀,这就是你不诚心,承认一下有什么呢?”
李格非自是斥责自家的姑娘过于刁钻蛮横,而陈师道却是对秦刚在此吃瘪而哈哈大笑。
秦刚对陈师道说:“学生不才,科举一事诸多不顺,却令两位师伯叔担忧,又要破费招待,实属过意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