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出学刊(3 / 3)

风流大宋 林二虎 2111 字 9个月前

大道的智者贤人甚多,只是天下之广,又或他们各有自己重要的事情,难以来我菱川就任。就如前些日子我在扬州所拜访过的知州苏观文,便是世间难得的格致大家。”

这番话说完,见在场各人都甚是赞同后,秦刚便讲出了自己的一个想法:“以菱川书院当下的条件与基础,邀请这些名士来教学并不现实,但是,假如我们来创办一份……学刊……也就是约定差不多的时间里就要出一期的学问书刊,比如说,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在这份学刊上,一是可以去邀请这些名士大家,撰写他们各自擅长的研究成果,让学生们可以从中揣摩研习;二是可以汇总在学生中普遍有的疑问难题,向所有人征求答案与思路;三也可以刊登书院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此学刊,不能说是完全解决张夫子提出的问题,但至少也是有了一定的改善之效。”

所谓“学刊”一词,虽然从未听过,但是听秦刚稍作解释后,众人也能理解。

乔襄文略一思考便道:“这也是个好办法。只是这学刊的刻印成本不是一个小数目。”

袁嘉倒是有了计较:“可以先试行起来,前面的几期需要的不多,十份、二十份的话,让书院的学生手工誊写即可。倘若学刊有了名气,需要的份数多起来了,再去考虑刻印。”

秦刚觉得袁嘉的这个建议倒也务实,道:“其实学刊的成本问题无须过于担心。此事既然是我所提,其运行成本便由我来提供解决。倒是每一期所需刊登发表的内容、邀请名士大家、审核校对的工作,都是需要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

于是,在众人兴奋的讨论与商议之中,《菱川格致学刊》的第一期内容也基本上议出了一个大概:

首先是在大家都不甚了解格致研究文章的写法与要点时,可以适当推荐一些名家之作。秦刚便推荐,首期学刊可以登一篇苏轼于元丰七年写就的考察性游记《石钟山记》,该文结构独特、行文曲折、而且用语修饰皆是十分巧妙,此提议也甚得张夫子等人的认同。

然后袁嘉则主张将书院学生李峰对于声音传播的研究文章以及最后在长距离传声器的设计与应用成果刊登发表上去,同时也要强调这个发明是获得了首枚“铜质格致勋章”。

乔襄文这两天在看苏颂赠送的《新仪象法要》,觉得上面对于机械制造的许多文章都具有指导价值,认可值得转载。秦刚说正好格致班的学生也在这本书的指导下,研究水力摇晃设备的制造,可以结合在一起专门发表一篇。

还有之前学生作业中有一定成果的,经过几位夫子的修改润色后,也是可以发表的。

关于这第一期学刊的数量,大家议了一下,除了书院留存,再向扬州苏颂、润州沈括等一众周边名士、官员赠阅的话,大约二十份足矣,就按袁嘉的意见,先行安排学生手抄誊写,然后再看后面几期的需求情况再作打算。

学刊本身就是格致班教学的重要工具,所以中心工作还是乔襄文与袁嘉主编负责,其余各位夫子视情况可轮流参与。而除了审稿、宣稿之外的一些琐碎事务,还可以直接选择水平优秀的学生来帮助处理。

而秦刚去了京城之后,《菱川格致学刊》也就可以送往京城,既可让他能及时掌握书院这里的教学近况,也可以此将格致学的研究之风带入京城,寻求有可能的影响与帮助。

河面吹来的席席之风,在此入夜之时,倒也多了几分的凉意,但是槐树下的众人却是谈兴甚热,不时地爆出一阵阵欢笑之声。

过了两日,格致班学生已经拿出了符合需求的水力摇晃机器的设计稿,赵五便计划拿了这图纸回水寨,待将其制造完成后,便再向他哥提出来菱川书院学习的想法。

秦刚回到高邮后,水泥会社、秦家庄商社等等,自是一堆事务待其逐一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