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这可是得罪人的活计(2 / 2)

大秦摄政王 风姓天幽 1017 字 10个月前

之所以提拔萧何,那是因为萧何之前便是官吏,有这样为官的经验,而且还是秦吏。

他抽调陈平与范增,也都是放在身边历练,然后再行外放。

要不然,在大秦这个升迁制度极为严格的时代,骤然提拔一个人上高位,绝非好事。

毕竟,

就算是李斯的子嗣,他的弟弟,也都是在军中历练,然后外放。

至于扶苏,此乃赵术不得不为之。

他的身份地位,就算是不满扶苏,也不能接触其他的公子。

特别是在秦王政看好扶苏的情况下,这份功劳,就算是喂也要喂在扶苏的口中。

一旦他选择了嬴高,亦或者将闾,都将会导致一个派系的崛起,对于大秦并非好事。

当下的大秦,不能出现夺嫡!

........

将一切都安排下去,赵术也不由得沉默了。

他没有想过内阁制度,后世的那种制度,他没有想,因为他清那种制度,对于大秦当下,并不适合。

任何的社会制度,都要匹配当下的社会情况。

要不然,容易出现小马拉大车。

思来想去,留给赵术的选择,便只有两个。

一个便是原本大秦留下的三公九卿制度,一种便是成熟于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

当然,三省六部制度更为先进。

只是各个部门相互掣肘,集权于君王。

只是,三省六部制度虽然分工明确,但是,这一刀下来,对于大秦而言,只怕会引起朝堂动荡。

毕竟,一旦开始,首先动摇的便是国府官署的权势。

沉吟了许久,赵术提笔写下了三公九卿制度,然后从心找了一卷竹简,将三省六部制度也写了下来。

他心里清楚,这些事情,他不能决定,还需要让秦王政决定。

其实,在心中,赵术更倾向于三公九卿制度。

只是这个三公九卿制度,必然是不同于大秦的三公九卿制度,必须要先确定官署,在确定三公九卿。

三公九卿可以换,但是,官署要一直在。

不能因人而设官署。

心中念头转动,赵术叹了一口气,放下了手中的笔。

想要完善这一点,极难。

况且,大秦当下的格局,实在是不适合大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迅速的盘整大秦。

大秦的情况,不同于后世天下的统一。

抿了一口老黄酒,赵术目光闪烁,想要限制相权,在大秦这样的时代,并非难。

毕竟,这是一个丞相开府治国的时代。

而且还是传承了数百年,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惯例!

说句不好听的,在大秦以前,丞相开府治国,这等于是朝廷的常务副王。

最关键的,他一旦削弱相权,就等于是得罪王绾以及李斯。

毕竟,大秦朝野上下,几乎人人都清楚,李斯便是下一任大秦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