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连忙让抬轿之人停下步伐。
走出轿子,就让那名太监在前面领路
,自己要去看一眼蓝生的尸体。
不论生死,在这次的动乱之中,都是有功之人。
韩初若紧紧跟在身后,神情悲痛,这样的忠勇之士,死在那些宵小之辈的手中,着实是令人感到惋惜。
没过去多久的时间,他们便到了地方,尸身上盖着一块白布,李承乾想要伸手去揭。
几名小太监赶紧上前阻拦,可不敢在一旁傻傻的站着,血腥之景要是将李承乾吓到,他们难逃责任。
“陛下,蓝公公死相惨烈,整张脸都变得血肉模糊,还是不看为好。”
“混账东西!”
李承乾怒骂几声,他虽为一国之君,当朝天子,却也是个凡人,有血有肉的凡人。
像蓝生这样的人,在自己身边还有不少,平日里认真做事,忠心可嘉。
时常有被疏忽的地方,眼下为国捐躯,为他而亡,于情于理都该缅怀一番。
如若不然,岂不是成了铁石之心,心中毫无仁慈,怎配当的一国之君。
李承乾将那名小太监伸手推开,接着掀起白布,看着蓝生的尸身,重重的叹了口气。
“传朕的旨意,蓝生护驾有功,平乱亦有功,追封祥和侯。”
“家中无人,不必照料,凡是同乡,皆有所赏
赐。”
谁也没有想到,李承乾会下这样的一道旨意,哪怕是与他同床共枕的韩初若,都表现的极其吃惊。
殊不知,李承乾之所以这样去做,就是想让那些跟在他的身边,每遇危险都不顾生死的忠勇之士,能够得到应有的待遇。
世态炎凉,容易寒了人心,用李承乾的话来说,那便是人家都能将命交给你,自己又有什么舍不得的。
听了他的一番解释,韩初若用力点了点头,发自内心的认同。
只有这样的贤明之君,才能带领大夏之国走向繁盛之世,让天下的百姓,都能在短痛之后免于战火纷争,得以安居乐业。
“陛下,蓝公公得你这般抚恤,哪怕是在九泉之下,想必也是会高兴的。”
“若有来世,还愿意追随于陛下身边。”
韩初若把话说完,站在身边的那些小太监,早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一个个痛哭出声,更有人和李承乾做出保证,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们还会奋不顾身,拿命去换一个安定。
按照李承乾的吩咐,要把蓝生风光大葬,他也成为了大夏建国百余年间,第一个被封侯的太监。
这份殊荣,绝不是一般人能够与之比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