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可能呢?
这当然不是魔法。
这是科学。
这是苏神系实验室的新装备。
21世纪以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以及温室效应的凸显,高温天气和异常低温的发生几率和频次都有所提高,正因为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导致了运动训练的效果与比赛的结果,尤其是高温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所以怎么做好这些方面的调整,也是运动员团队和实验室要做好的功课。
有些人也许会说。
这也要研究和调整?要不要这么矫情?
这话还真是有问题,因为运动员,尤其是顶级运动员,还真就需要“这么矫情”。
因为极限运动,都是需要身体产生各种“化学反应”的。
一点点的不对劲,都会让你的竞技状态大幅度下滑或者大幅度波动。
光是观测和依靠运动员自己的身体素质去硬抗,显然还是不够。
那么就需要新时代新的科技出来,帮忙运动员更好的保持身体状态,在这种寒冷情况下,也可以保持状态输出。
别看好像“挺矫情”,可事实上你辛苦训练了这么久,要是本来不如你的对手,因为状态调整比你好,赢了你,你憋屈不,你郁闷不,你不甘心不?
所以怎么帮忙保持运动员在寒冷状态下的状态发挥和身体稳定性。
也是未来运动实验室要做的事情。
也是运动员的团队,需要做好的事情。
不然对方这一点做得好,就可以依靠“天时”战胜你,让你吐血。
科技也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
光靠变异,是撑不了多久的。
而且处理不好,甚至很多运动员都会因此受伤或者丢掉小命。
你以为这是危言耸听?
不说远了,就说2023年就有21个马拉松运动员丧命的事情。
当时的新闻声称:根据消息,大约在今天的下午一点,在100公里越野的高海拔赛段20-31公里的地方,由于突然的极端天气,局部地区出现了冰雹、冻雨和大风等灾害,温度急剧下降,选手们出现了身体不适和体温下降的现象,一些选手失去了联系,比赛也就中止了。
什么低温症?在极端天气中人体体温过低会导致什么后果?低温症真的能致人死亡吗?
当然有。
而且严重的“低体温症”常有意识障碍、颈项强直、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甚至是死亡。
从普通到严重依次是:
1.无法抑制的战栗。
2.不能进行复杂的运动,尤其是双手不受控制,步履蹒跚。手指的灵活性会降低60%,抓地力也会降低30%。
3.头脑混乱,说话模棱两可。
4.强烈的震颤。
5.反常的行为,比如脱下外套却没有意识到实际上是很冷的。
6.停止颤抖。此时进入非常危险状态。
7.肤色苍白,呈青色。
8.眼瞳扩大。
9.迅速降低心率和呼吸。
10.僵化的肌肉。
11.当体温达到32摄氏度时,人体就会进入一种“冬眠“状态,四肢血液停止流动,心跳和呼吸速度骤减。
12.当温度达到30摄氏度时,人体将进入“冰人“状态,其代谢过程将基本停止,看上去已死,实际上却还活着。
因此这里是要说,所谓的低温,是肯定会引起身体机能不适的,不是所谓的“运动员矫情”。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事实。
虽然不会这么严重,但是对于高水平经济运动员来说,依然是及其影响成绩的情况。
何况是0.01s都要竞争的短跑比赛。
除了这些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