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神特么的落地都有技术???(2 / 3)

拉长了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触地瞬间,由于牵张反射的作用,加速了膝关节的向前滚动,从而缩短了着地时间。”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数据模型做出来的理想状态下,三种模式着地角和离地角。”苏神敲了一下键盘,弹出来了三种模式的几组数据,道:“我们可以看到前脚掌着地技术,着地角为66.379,离地角为65.411,前脚掌着地技术,着地角为68.423,离地角65.898,‘信用卡’着地技术为着地角75.189,离地角为63.566。”

“这三组数据代表着什么呢?”苏神道:“‘信用卡’着地技术着地角为75.189。是三种技术中着地角最大。那么着地角大意味着什么?着地角大意味着则着地距离相对最近,到达最大缓冲的时问也就最短,因此相应的,其速度的损失最小。“信用卡”着地技术的离地角为63.566,也是三个着地技术里面离地角最小的一个。这说明在蹬伸过程中“信用卡”着地技术重心向前性较好,水平方向上质心加速距离长,加速较为明显,而且质心上下起伏较小,速度损失小。而其他两种技术则要差一些,比如全脚掌技术着地角和离地角的角度几乎相同。着地角小,前脚掌技术着地角比全脚掌技术大一些,这种技术前脚掌有明显“扒地”动作,但只限于前脚掌。相比于‘信用卡’着地,其前脚掌先着地,着地时间要早于“信用卡”着地技术,而此时质心位置相对滞后,所以相比于“信用卡”着地技术,其着地角要小一些,这样一来,也会产生减速效应。这是因为着地角是着地支撑点和质心的连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着地角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着地距离,着地之前支撑瞬间,质心垂直方向的地面投影点和支撑点之间的距离。”

“除此之外,我们再看看三组着地技术的踝关节缓冲角度对比。”苏神点了点,在大屏幕上又弹出来了三组数据,分别是:

技术类型着地时踝角最大缓冲时踝角缓冲幅度

全脚掌 122.514 92.685 29.856

前脚掌 109.717 90.027 19.690

信用卡 109.299 94.498 15.801

“显而易见,“信用卡”着地中踝关节角度在着地到最大缓冲时角度变化量最小。减少了踝关节缓冲所用的时间,更有利于过渡到蹬伸阶段,为蹬伸做好准备。不但减少了缓冲时问,而且有利于水平方向的加速运动。短跑途中跑中,“信用卡”着地技术可使踝关节缓冲幅度变小,其技术特点是在着地前压紧脚踝,是着地前踝关节角度达到最小,从而减少前支撑阶段的踝关节运动幅度。”

“由此可知,在整个支撑过程中。“信用卡”着地技术是最佳技术。因为着地时踝角小,既减少了缓冲时间又降低了身体重心的起伏,离地时踝角大。表明蹬伸充分,且角度大表明蹬伸的方向水平向前,减少了身体向上的起伏,从而降低了身体重心的起伏,其技术要优于另外两种技术。”

“短跑是典型的速度力量型项目。质心水平速度的大小是影响短跑成绩的重要因素。在短跑的训练中力求获得最大的水平速度,减少垂直方向的速度。质心的垂直速度对水平速度的影响较大。较大的垂直速度导致重心起伏过大,从而影响到水平方向的速度,造成水平方向上的速度损失。在保证向前的水平速度足够大的前提下,应减小垂直方向上的速度,为获得较大的水平速度创造有利条件。”

“加上‘信用卡’着地技术表现出很高的水平速度和较小垂直速度。更有利于质心的水平加速。同时还可以大幅度加强脚踝的刚性程度+筋膜强度,你说我们不训练这个,训练什么呢。”

……

“就是这么简单,大家都听明白了吧。”苏神笑着说道:“完成了这个之后,我后面还有一个优化版本,大家也可以把他理解成进阶版,等学完了这个步骤的童鞋,可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哦。”

周兵:……

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