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儿子上周还强迫了老王家的闺女。我们说要去告他,他说告就告呗,我上边有人。”
刘金她是知道的,一五十多的老头,平时在她面前阿谀奉承、恭恭敬敬的。没想到在老百姓面前又是另一幅模样。
村长?村长多大的官啊?连级别都没有,基层自治组织成员,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收保护费?强抢民女?
呵呵。
看她怎么治刘金。
“大伯,您先不要着急,你们的情况我大概了解了,我会向有关部门反应情况。请你相信组织,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这时李大婶端着一大盆鹅汤过来了。
“砰!”
林景南吓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去。
他看见了——鹅头!
“小伙子,你怎么回事啊?你们首都人都这样吗?”
林景南一口闷气憋在心里说不出。
“他可能是刚刚来,不习惯。我刚来时也这样,住两个月就习惯了。”
许从欢替他解围。
又向林景南使了个眼色。
她害怕这位目中无人的京城公子哥儿嫌弃农户辛辛苦苦为他准备的饭菜。
这会让他们寒心的。
“对,我平时不怎么吃鹅头。不过这个茄子挺好吃的。”
在许从欢的暗示下,林公子夹了一块红烧茄子企图掩饰尴尬。
“你们喜欢就好,我们这里呀,都是些粗茶淡饭。就怕你们首都来的贵客吃不惯。”
李大婶原本紧张、小心翼翼的神色舒展几分。
不嫌弃就好不嫌弃就好。
“婶子,您别这么说,我许从欢也是普通人,“贵客”实在担不起,只是这份工作本身就是为镇上的群众谋福利的。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许从欢冲李大婶调皮地眨眨眼。
她从不太把自己当个人物。
\"欢欢啊,还是你好,要是多一点你这样的人,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现在好多人都是靠这份工作为自己为家里谋福利,哪里会管我们庄稼人的死活啊?”
吃着公粮,行着私事。
“大婶,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我觉得还是正义之士办实事的人比较多的。你看现在光风霁月、国泰民安。
是因为有了驻守在边疆的人民解放军、漂泊在战地的华国外交官、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党员......
他们也是巨大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未必就这么方便安定。
可能现在还有需要进步的地方,但是我们要尊重和感谢组织和公务人员为我们平民百姓的付出。
像我们这样的基层工作人员只是一枚小小的螺丝钉,自然就更不能干不恰当的事了。”
当然她许从欢是绝对不会感谢古早某类文中天天吃喝玩乐以权谋私的某圈太子爷的。
这种人在现实中遇到一个举报一个,举报不成就躲得远远的。
通过压榨平民百姓来维持自己奢靡腐化的生活,谁给他的权利?
许从欢记得江聿和她说过,
“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这是引用《墨子》中的一句名言,大概意思就是要走进群众,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许从欢一直把他说的话牢牢记在心里,无论走多远也从未忘却。
林景南这个许从欢口中奢靡无度的某圈太子爷打了个喷嚏。
有人在映射我?
“没想到许科长思政课学的这么好,大学时马哲一定次次满分吧?”
林景南一定要在这个话题上找回他的场子,他早就听他那帮兄弟说许从欢大学时马哲年年挂科。
他挑了挑眉。
哼!想批评我?
为什么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