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梦想在埃及,在印度(2 / 3)

法兰西1794 管杀不管填 1655 字 11个月前

行李中,就装载了半辆马车的书籍。其中,除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罗兰、马布利、米拉波、比隆等人的名著外,还有冷门的古罗马《国法大全》,古希腊的修昔底德、普鲁塔克、罗马帝国的塔西佗和李维著作的法译本,以及近代欧洲人研究奥斯曼、阿拉伯、波斯与印度的历史书籍。

对于安德鲁的好意,塔里安嘴里说是谢谢,但心中却不以为然。于是在这半年多来,那半车的书籍,他仅仅看完了卢梭的《忏悔录》。

准确的说,塔里安仅仅看了部分篇章就坚持不下去了,至于剩下的,都是1位美艳绝伦的伯爵夫人在床上为特派员侍读的。

不过,特派员塔里安带了半车厢书籍的事迹,也很快传遍了整个意大利军团,就连拿破仑也赶来借阅。

那本落满灰尘的古罗马《国法大全》,拿破仑可以1口气读完了它。以至于在米兰与1些法律专家们,激情讨论古罗马帝国时期法律条款的时候,拿破仑能够滴水不漏地,整段、整段的背诵东罗马皇帝查士尼颁布的法典,这令在场的人无不惊讶。

在意大利战役开启之前,拿破仑就已经将塔里安带到军营里的书籍读完了大半。

在读书同时,他写下了大量的笔记,自绘了许多历史和当今世界的地图;从撒克逊7头政治的地图,同3个世纪帝王的表;有古克里特的种种赛跑;有希腊在小亚细亚的要塞详图;有27个哈里发的生死月日,和他们骑兵力量的记录,以及他们后妃的丑行。

尤其常见的,是关于埃及和印度的备忘录,甚至包括有大金字塔的大小,和婆罗门教宗派的大纲。

在出征意大利期间,拿破仑但凡有时间,就会催促塔里安为他收集有关奥斯曼、埃及与印度的书籍,这其中,瑞纳编撰的《两印度商业哲学史》1度成为拿破仑放在床头的枕边书。

尤其是那些描述古今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土人情,甚至是神话传说的章节,拿破仑可以反复阅读两3遍。

两个月前,位于在法兰克福的执政官,还派人从英国带来了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交给了即将返回意大利军团的塔里安。

《摩诃婆罗多》意译为"伟大的婆罗多族”。成书时间约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历时8百年。这部史诗以印度列国纷争时代为背景,描写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而展开的种种斗争,最终导致大战,死伤无数的悲剧故事;

《罗摩衍那》,意思为“罗摩的历险经历”。内容主要讲述阿逾陀国王子罗摩和他的妻子悉多的故事。以罗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表现了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

当然,这两本书是英国殖民者带到欧洲,翻译的自然都是英文。为此,拿破仑还聘请了1位意大利精通英法德语、阿拉伯语与印度语的历史学教授,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翻译成法文。

期间,拿破仑还抄了1段雷诺尔的论文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至于埃及的地位,位于两个海洋的中间,实际上是位于东方和西方的中间,亚历山大大帝曾有建筑他的世界帝国首都于该国的计划,并拟使埃及为世界商业的中心。这最开明的征服者认清:假使过去曾有任何合并他所征服的各国为1国的可行方法,那就是用埃及为非、亚、欧3洲的联合点。”

也是在这个时候,拿破仑忽然萌发了他必须要有像亚历山大大帝,或凯撒大帝那种伟人的意志,才能开创出另1个权力的疆城。

至于那个凭借武力征服而取得荣耀的地方,就是埃及与印度。意大利是征服起点,埃及属于兵粮中转站,而印度才是荣耀的重点。

毕竟,无数欧洲军事家的绝对偶像,亚历山大大帝也没能征服印度次大6,止步于印度河流域,距离恒河还有很长的距离。

而今,亚历山大和凯撒的功业者在拿破仑脑子里盘旋。没错,他想步其后尘,在尼罗河的烂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