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宽的报告引起了高层的重视,海军经过了反复的论最终不得不承认想要在海战中使用决定性的重磅炸弹就必须用双发甚至4发轰炸机来携带,
而在攻击方式选择上,海军果断放弃了俯冲轰炸的攻击方式,按照沈鸿烈的话说将4发的重型轰炸机塞进航母并在战时去进行俯冲轰炸,只有白痴才干得出来。
所以他们只能在弹药上做文章,他们要求通过水平方式投掷的炸弹能够得到与俯冲轰炸差不多的精度的弹药,
最终制导炸弹的概念出现了,海军还顺便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这种武器在保证进度的同时可以在对方的防区外发射,
但是这种武器要投入实战比较困难困难,原本历史上那些最初的制导武器的效率也不是很高,并且这种武器的引导系统极易受到干扰且不稳定,使用限制也比较多。
此外王启文还比较担忧面对这样的武器,中国的舰队如何防御,除了使用电子干扰和战斗机拦截之外,还真没有其它较好的方法。
而1旦发生战争,各国的工业以及技术部门效率就会被提高到极致,看1眼就学会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到时候中国海军也要面临这种出可怕的炸弹了。
不过最终,王启文还是下令加大拨款研发这种新式炸弹,但是究竟什么时候装备部队,他要求以自己的命令为准,而该项武器的研发属于最高机密,
王启文想要等到中国海军对制导武器有1定的准备后再将它释放出来,避免给中国海军造成太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