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三章 私人恩怨(2 / 2)

1889远东枭雄 硬糖先生 1066 字 11个月前

英国做出这个举动之后中国人如果还继续向里海方向推进的话,那么1场中英战争似乎是不可避免了。

因为在该部队出发前接到任务命令的时候,命令里特别提到1旦中亚地区的中国部队进行挑衅,那么英国军队要使用1切手段保护帝国利益,

这表明,以英国外交大臣寇松爵士为首的1批人确实是下了决心要用实际行动维护英国在中亚地区的潜在利益的,

现在许多英国人都认为英国报纸对寇松的评价非常恰当,这个英国外交大臣就是1个沙文主义分子,他的1举1动都在将英国拖进1个新的战争泥潭,现在反对寇松的人可不止是下议院的那帮议员,连英国相劳合乔治也对他非常不满。

还有许多人怀疑寇松坚持推行的中亚行动是为了他的私人恩怨,1903年时,寇松在印度担任总督与中国在边境问题上出现了许多摩擦,

他曾不顾中国政府的坚决反对派出1支“探险队”进入中国领土,还要求9世班禅在印度常住,那时寇松坚信中国正面临俄国的严重威胁,在俄国随时准备报复的情况下他们无法顾忌高原的问题,

而且中国还需要英国的支持,他们不会对这样的探险活以及英国正常合理的要求有任何的过激反应。

但是王启文无法忍受英国在高原上的挑衅,于是刚刚进入高原的1支中国6军部队抽调了1支精干部队在军情局的支持下对寇松的探险队进行了数次打击。

最终该探险队队长荣赫鹏,锡金专员怀特被迫击炮炸死,探险队7百余人中有超过4百人被中国军队和当地人消灭,其余人被俘虏,

为了报复英国人的行动,这些俘虏中没有英国官方身份的人都被中国军队交给了当地人看管,他们大多被折磨而死。

寇松的行动让英国丢了大脸,德国人也以此事大做文章,让英国人险些与中国关系破裂,打乱了英国的全球战略部署,最终他被调回国内,寇松为此1直怀恨在心。

现在中亚的环境给了寇松1个机会,他打算在这里给中国1个深刻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