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问题与中国谈判之前,王启文签署了命令,加大军队的弹药储存量。
天津,江南,保定等地的军工厂也开始提高军火生产量,虽然比不上中俄战争时的产量,但是对于1个处于和平期的2流强国来说,这也确实够让人浮想联翩了。
面对中国这样的举动,朱尔典心中是愤怒的,他认为这就是中国在示威,告诉英国人他们有能力用武力得到自己想要的1切。
但是他又不能表现出愤怒,因为与中国谈判这是英国人自己选择的,而更关键的1点是,美国人已经从唐绍仪访问德国和英国着急与中国谈判这1点中察觉到了可乘之机。
根据英国外交部的判断,美国十有89是希望中英谈判破裂甚至发生军事对峙的,这样美国在亚洲就会有浑水摸鱼的机会。
而除了美国人,德国人同样在盯着中英准备开启的谈判,与美国人1样,德国也巴不得中英关系破裂。
朱尔典事后回忆起这1阶段时承认,英国外交部门在谈判开始前没有想到,在远东问题上英国会受到这样的“屈辱”,被1个2流国家示威。
而朱尔典也成了葬送英国在东北亚最后1点利益的外交官,这让他在之后备受指责,许多人认为他没有尽到1个外交官的职责,致使英国的国家利益被出卖。
但实际上,这与朱尔典是否尽到职责并没与太大的关系,随着中国的国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英国受到的挑战越来越多,这是他们必须要走的1步,而今后英国将会有更多的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