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储备还是要的,他主要想激起张铁等人对技术研发的兴趣。
莫要一味的埋头铸剑,一些看似平常的东西,很有可能改变整个战争格局。
就像那小小的钢管一样。
“东家,你说的钢管也太难了,我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怎么做,而且这玩意有啥用?”张铁皱着眉头。
有啥用?用处多着呢。
可以说,只要对方能搞出无缝钢管,基本上也就有了制造蒸汽机的能力。
那么洛凡立刻就拥有了颠覆大盛的能力。
甚至可以以此统一世界。
洛凡也是一筹莫展,说实话,蒸汽机的原理和结构他懂得。
只是原理是原理,制作是制作。
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洛凡用模具制作一些圆环模子。
然后用精钢浇铸,制作成几个钢环。
“东家,这钢环做什么用的?”张铁一脸的好奇。
洛凡指了指旁边的马车,笑着说道:“这个东西可以当做车轴。”
车轴?张铁不禁咋舌,这也太奢侈了。
洛凡找来两个懂木匠活的老卒,让他按照自己的要求制作了一个木轴,在一头套上圆环,为了防止打滑。
圆环的形状是外圆内八边形。
在圆环外层
涂上一层动物油,有套上一层稍大的钢环。稍大的钢环,内圆,外八边形,和里面的截然相反。
这样一个轴承便制作好了。
将轴承安装上车轮,洛凡只是轻轻的一转,那车轮就转的飞快,久久都为停下。
看得张铁和公孙老头目瞪口呆。
“这车轴也太顺溜了,也没用多大的力气,竟然转了这么久。”
洛凡制作的轴承自然无法和前世的相提并论,不过相较于一直用木轴的大盛而言,就比较先进了。
那木匠老卒们也是欣喜不已,洛凡对张铁说道:“再出一个悬赏,凡是能将这轴承做的更好的,赏金五十两。”
工业的发展绝不是靠一两个天才实现的,必须依靠大量的能工巧匠,在不同的领域不断精益求精。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只有不断积累量变,才能达到质变。
这也是洛凡为何不制造蒸汽机的原因,越是先进的东西,越是复杂,复杂到一个人根本完成不了。
一艘航母,几百家公司,几十万工人,成千上万的工程师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研究燃气轮机的工程师对电磁弹射也是一窍不通。
“如果能在这些轴承里加上一些圆珠,是不是效果更好?”张铁醒着鼻子,踩在裤腿上,蹲在一旁认真的想着。
洛凡闻言,不由得的微微一怔,这张铁确实脑瓜子灵活。
只是以现有的技术,很难做出带有钢珠的轴承。
不过从未见过现代化轴承的张铁,能想到这些已经很了不起了。
“不错,不过这钢珠很难制造。”洛凡
淡然一笑。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圆,只能无限接近。
大盛的科技水平,想要制作一个高精度的钢球,难如登天。
“你们可以打造一些轴承售卖,挣得银子全部用来研究。”洛凡毫不吝啬的说道。
技术的发展是需要不断投入的。
想要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
安装了钢轴的马车比之前要省力了不少,激动的张缭坐在马车上,来回兜了七八里地。
这车轴看似平凡,不过却极为重要,古时候打仗九成靠后勤。而后勤关键在运输!
南方一千斤粮食,运到北方边境,光是沿路上的消耗就占九成以上。
若是用这钢轴承的马车运粮,至少可以节省三成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