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朱元璋愤愤的拍着沙发垛子:“他可真是太让朕失望了。”
只不过老朱这话说的还是有点早了。
因为争国本这件事,万历就开始懈怠了。
他派人把冯保、张居正抄没的家产都搬进宫里,供他来潇洒,又派出太监去收矿税。
如此享乐以及不理朝政的行为,更是让朱元璋双目圆睁。
他有些不能相信的望了一眼身旁的朱标。
朱标对于后代子孙如此表现,也是没有心里准备。
“爹,可能是自幼被惯坏了,过一阵子就好了。”
朱标尝试给找补一句。
作为勤政的朱元璋是看不得这种情况的。
结果他们父子两个发现万历的行为过于难以理解。
堂堂大明皇帝,他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许多人想要告老还乡,皇帝不批,直接自己跑路回家,不伺候了。
当然了也不会发什么退休工资,更不用说死了还给你一些钱财之类的。
以至于官衙里的官员都不够用了,许多当官的也不做事。
“天下岂有三十年不上朝的天子?”
朱元璋目瞪口呆,许多话都憋在心里。
朱标也是一个愣住,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好一个雄心壮志的皇帝,干掉权臣后,自己发现自己不行,直接不干活了!
“真,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朱元璋攥着拳头愤愤的咒骂了一句。
有这个皇帝以身作则,后面的皇帝还不是有模有样的学习?
“朕好心痛啊,皇位怎么会落在这种人的手里!”
朱标也不知道要怎么宽慰老爹,毕竟是自家子嗣嘛!
不过让朱元璋好受一点的是。
万历不上朝,整个没有出现宦官之乱,也没有出现外戚干政,更没有严嵩、张居正之类的权臣,朝堂内党争也是在能控制的范围内。
万事不理的情况当中,大明还打了三次大仗,取得了完全胜利。
朱元璋紧皱眉头,想要瞧瞧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一场便是宁夏之战,领头的是一个蒙古人,这个蒙古人父兄被杀,跑到大明当兵效命了一辈子,才升为副总兵。
哱拜退休了他儿子继承职位后,按照惯例,老哱家保有一千多“家丁”,依旧由他儿子统帅。
“家丁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瞧着那一批批精良装备的士卒,眼里露出极大的不解。
倒是朱标沉稳的开口道:“如今大明的边境已经发展成为魏博牙兵那样的私人组织了吗?他们只听给他们发钱的私人官员,而不听从朝廷的命令?”
“今西北将帅所蓄家丁,其廪饩衣械,过额兵十倍,每当大敌,用以陷阵,其善战者多以首功自奋,间至登坛。”
“普通将帅哪里养得起如此多的士卒,他们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
朱元璋阴恻恻的道:“朕看他们都是把大明养兵的钱都拿走养自己的私兵去了,瞧瞧那些大明士卒一个个跟要饭的似的,与那些精甲士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朱标也认同他爹分析的话。
大明费尽心思弄的边防,着实是没有料到,最后竟然会发展成这样。
那么多的士卒的粮饷养少数精锐之士,就能护卫着边疆不失。
蒙古那些精兵都堕落成什么样子了?
才能被这样的大明少数精锐士卒给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不敢轻易叩关来!
朱元璋父子两个瞧着,继承家丁的副总兵哱承恩卷入了一场兵变。
他因欠饷钱而发怒,杀了宁夏地区的巡抚。
但问题也不单单是因为欠饷的事,巡抚是由文人出任的。
党馨的官威很大,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