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到了损坏,你看伱这个丞相还能不能说一不二?
更何况前阵子王布犁按照陛下的授意打击那些牙人。
牙人背后的勋贵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听胡惟庸的话,来县衙找茬,结果被王布犁下令揍了一顿后,全都老实了。
由此一来,南京风气才堪堪转好,一时间再也没有人敢胡作非为了。
即使王布犁不去上值,钟牛等捕快们也没有发现敢搞事的。
只不过疑难杂案实在是难以破解,也没有人上心罢了。
“咱的驸马爷哎,你说的这个招恐怕是有些压力的,容易惹众怒。”
胡惟庸斟酌的来了一句。
经商嘛,淮西勋贵们还没有这个意识。
他们多是经营陛下赐给他们的良田。
所以这个累进制度的商税,对于他们而言没什么利害关系。
可真要搞田地,那就不一样了。
王布犁也清楚的知道官绅一体纳粮这种事。
胡惟庸作为受益者,他怎么可能去推动呢?
天下是老朱的,又不是他老胡的。
老胡家里的田地那也不在少数。
我为了大明主动割自己的身上的肉?
别他妈的做梦了。
老子这辈子的苦,这些年都跟着朱重八吃了个遍。
咱的子孙后代就得被咱拼死得到的功勋余荫罩着活的潇洒些。
否则咱这辈子的苦,不是白他妈的吃了吗?
胡惟庸深知一旦朝廷要再田赋这件事上搞事,会掀起什么大风浪,纵然他是丞相也无法保证会有什么后果。
于是他沉默了半晌,突然眼前一亮:
“布犁,你说这个累进赋税一旦实行,能不能不包括大明宗室以及勋贵啊?”
“我主要是担忧陛下为了宗室也不会同意,同样也不会为了一点利益就让跟着他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们伤心。”
王布犁不愿意当晁错,他只是负责给胡惟庸出主意,反正出了这个门他就不认自己说过这种话了。
尤其是王布犁觉得胡惟庸是自己个这般想的,还把老朱给拿出来!
别逗了。
什么他不愿意老兄弟们伤心?
洪武中后期杀了多少老兄弟!
老朱为了扩大国有田地开始暗示淮西勋贵们“退地”保平安了。
然后一大堆人识相的都退了老朱当初给他们赏赐的田地。
就连你胡惟庸的九族都没了,更不用说家产田地之类的了。
说这话?
胡惟庸见王布犁只是端起来喝了两口,并不回答。
他再次变得沉默起来。
这话难不成是陛下,通过王布犁的嘴来告诉我的?
毕竟整个大明目前也就王布犁能坐在金殿上的第三把椅子上。
即使这件事许多人都不知道,但胡惟庸却是知道这件事的含金量。
他胡惟庸虽然受天子“宠信”,可也没有过这种待遇。
胡惟庸咳嗽了两声,轻声道:
“这是陛下的主意?”
“咳咳咳。”王布犁给自己顺顺气:
“胡相,要办这也是你的主意,而不是陛下的主意,他听都没听过,出了这个门,我可不认我说过这种话呐。”
胡惟庸:???
王布犁的表态可是给他整糊涂了。
一时间不知道要做些什么。
“布犁啊,咱们两个你就不要说话说一半的,咱实在是不擅长猜测。”
王布犁这才放下手中的茶杯:“胡相,你要知道,人都是喜欢投机取巧,不由自主的去占便宜的。”
“嗯,无论是平民还是那些大富商,很少有坦坦荡荡的君子。”胡惟庸也是从底层上来的,他自然知道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