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竟然要花费四十贯,着实是小刀拉屁股,让他开了大眼了。
“青砖的房子,不是土坯的,故而花费的多一些。”
“这些钱都是你出的?”
听着王布犁的解释,朱元璋觉得盖个房子花这么多钱,还真他娘的豪气。
“不是,是他们自己出的。”
王布犁又解释了一下自己工厂的事情。
那些铁炉子和铁皮桶之类的,全都是那批工匠造出来的。
只不过每月发工钱的时候是对半分,如此一来慢慢收拢钱财。
这样也算是变相的提高产量,激发他们的劳动主动性。
朱元璋轻微颔首,王布犁这种行为就相当于借钱,还是无息的。
那些工匠都拼死拼活的给王布犁干活,显然是懂得报恩的。
王布犁其实对于收回钱财并没有那么的感兴趣,他目前是真的不缺钱。
这种手段不过是让那帮工匠死心塌地罢了。
“嗯,倒是不错的手段。”
丞相胡惟庸轻微颔首,王布犁这个方法是挺能收买人心的。
永安村周遭去找吧,那些勋贵们也不是没有被赐予土地之类的。
哪家工匠以及佃户们能有这种手段?
“这么说,朕不单单是要把藩王给放在长城周遭,更要放在北方各地。”
朱元璋觉得王布犁的法子是可以复制的,反正藩王的土地只会比公主多,不会少的。
既然王布犁他能够摆弄的开一丁点移民,那藩王同样也能带动一大批移民在北方活下去。
“陛下,不单单是这样,还得像驸马这般,最好能够在北方因地制宜的建立工厂,以此来给百姓增加赚钱的机会。”
“话虽如此。”朱元璋也认同:“可是各地藩王的工厂产出来的都要朝廷来购买吗?
到时候朝廷哪有那么多钱去买他们的东西?”
现在老朱也认识到,光靠着印宝钞是没法解决大明没钱的问题。
只能寄托于在倭国发现银矿,云南发现铜矿等事情,才能解决大明钱荒的问题。
尤其是相比于王布犁讨要一些工匠,藩王是没法管理百姓的,但是可以给他们一批奴仆用来做事。
“大明内部消化不了,可先卖给高丽、倭国、琉球以及周遭小国。”
王布犁提了一嘴,航海贸易应该没啥问题。
山西那边搞搞煤矿,配合上铁炉子也能畅销起来。
再加上潞绸什么的也十分有名。
山东还能搞搞对外港口之类的。
河南、河北等地这就麻烦了。
王布犁想不出来太多的对外贸易商品,烧烧瓷器之外也就是疯狂的种地了。
至于西北地区,目前就别想了,河西走廊还没有完全控制在手中的。
目前藩王制度还是挺实用的。
老朱在拱卫皇帝的同时加强对地方的掌控,也是为了避免元朝末年皇室无力镇压各地起义军的教训。
因此才要大封宗室,形成一道屏障。
朱元璋还在思考当中,因为他能感觉出来,王布犁并没有把粮食放在第一位。
而是热衷于搞什么工厂。
就算江南地区产粮不少,可一旦真的闹了水灾,他们本省自己都不够吃,怎么可能会卖给北方缺粮的诸省呢?
更不用说还需要供应驻守边疆士卒的粮草。
“朕认为建厂其实是次要的。”朱元璋缓缓的开口道:“还是奔着开荒种地去吸引人最好,布犁,你觉得呢?”
农业生产国当然要以农业为主啊。
王布犁也清楚老朱的意思,目前一旦开展海洋贸易,最先吃上肉的依旧是江南这批人。
论技术和底蕴,北方是拍马也赶不上的。
“陛下所言,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