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267又学一招(4 / 5)

他在听了王布犁的牢骚后,便果断的停下科举。

朱元璋发现能办事的技术官僚,或许并不忠于我;

忠于我的政治官僚,却又办不成事。

相比之下,他认为恢复科举,可以对巩固朱家王朝的统治,产生更大的效果。

所以当他再次恢复科举,一直都想要从中找出办法制衡这帮人。

从后面的两榜案件,以及制定晦涩难懂的八股文都见到了他的办法。

按朱元璋的这番制度设计,科举的核心功用已不再是为大明选拔合格的治理人才。

而是为了摧折“天下才智”,为了将那些“负血气者”的精力,消磨在漫漫的科举之路上。

这也是朱元璋选择八股这种对治世毫无用处的知识,作为科举考试核心内容的主要原因。

既然你们有心思从政,那朕就给你们机会来考,进一步削弱江南这些“读书世家”的家族优势。

也算是给了其他户籍读书崛起当官的机会,诸如后期的张居正等人。

所以当江南士大夫们发现被老朱欺骗后,许多人都怀念大元能够杀回来。

待到清朝入侵之后,江南地主们以为女真人跟蒙古人一样。

故而没多少人抵抗,都盼望着王师能来,结果他们发现女真人比蒙古人更狠。

他们不仅要你的钱,还会要你的命!

就这,你还得跪在地上求着我能用你。

想当奴才你都得被抬旗才行。

你们还想要自治?

去地底下见能给你自由的大元皇帝去吧。

朱标咳嗽了一声:“高丽如今的情况还能撑上十年,我希望在这十年内,能有效的削弱北元的实力。”

“十年?”

朱标见王布犁面露疑色,轻微颔首:

“父皇给出的判断,百足大虫死而不僵,敲敲补补总能撑上十年。”

“谁关心高丽亡不亡国的。”王布犁瞥着朱标道:“我说的是父皇打算十年灭北元?”

“打住。”

朱标连连摇头:“你不要过度猜想,灭元这件事是万万急不得的,尤其是到了草原上,我大明的骑兵对比蒙古人的骑兵,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

就算想要同他们决战,他们四散而居,也很难实现这种事。”

王布犁轻微颔首,就大明的骑兵,相比于秦汉唐等朝代,也不是没有什么优点,至少马磴子这玩意是有的。

如此就减少了同蒙古人的骑马技术的差距。

“不如想法子集体招降三五个蒙古部落,让他们来当领头羊。”王布犁瞧着冬日的阳光:“总比我们胡乱瞎窜要强上许多。”

“这种事父皇不是没有想过。”朱标轻微的摇摇头:

“他们的信任程度较低,对我大明的忠诚也不能保障,一旦成为蒙古人的奸细故意引诱我大明士卒进入埋伏圈,后果不堪设想,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不错。”王布犁轻微颔首:

“但我相信总会有人想要获取在大明的荣华富贵,我觉得朝廷需要搞出一个蒙古底层人能够当上侯爵的榜样来吸引他们为大明效力,而不是封什么蒙古人的名门之后当侯爷。”

“嗯?”朱标同样瞥了王布犁一眼:“什么意思?”

“北元是贵族多啊,还是普通人多啊?”

“这还用想。”

“所以我们为什么不从普通人下手,非得要选那些贵族。

他们在蒙古本来就是享受荣华富贵,到了大明依旧可以享受荣华富贵,那他们凭什么来大明享受啊?”

王布犁拍了拍自己衣袖上的尘土:“可是那些为蒙古贵族拼命的士卒以及牧民就不一样了,他们在北元的统治下受苦,可是立下功勋到了大明就能享受荣华富贵。

光是这种激励之法,传到北元去,动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