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221治疗高原瘴气之法(3 / 6)

至今都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就算经历过安史之乱的大唐,数名将领前后重创吐蕃,也没有攻进去,反倒是吐蕃主动伏低做小,请求议和之事,然后才在大昭寺前立了一块石碑。

朱元璋此番叫吴王朱橚前来,就是想要询问一二。

最近前来京师投奔他的那些郎中有多少,然后去问策,他们知不知道什么能抑制住瘴气的秘方。

朱橚听到父皇这个要求,连忙表示他这就回去召集所有人去太医院,把这件事布置下去。

待到朱橚走了后,朱标才开口道:“爹,此事应该去问一问王布犁。”

朱元璋却是摆摆手,此事他们父子两个还是通过王布犁与蓝玉二人之间的谈话得知的呢。

现如今主动去问,怕是有些冒失,依照王布犁的性子,万一他不说呢?

先让老五把消息放出去,待到都问过之后,自然会想起该去问谁。

吐蕃的残余势力截杀乌斯藏使者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就算是想要打仗,那也不是冬天就能打的。

朱元璋还得调拨粮食先过去储存,来年开春之后再派兵支援沐英。

而且主帅也不能是沐英,他还得好好挑选一二。

更何况我大明士卒还是十分珍贵的,朱元璋也不愿意把士卒都埋葬在瘴气当中。

这也是他自从洪武五年进军大漠没有取得大胜后,心态发生了转变。

一旦没有了兵马,大明各地就该闹事了。

如今大明士卒的日子过的并不是很拮据。

因为大明刚刚立国不久,朱元璋也时不时的下发赏赐,让他们用命去拼。

特别是当搞出大明宝钞后,对于北方驻守的士卒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赏赐。

这个时候的宝钞,那价值可是十成十的足。

士卒日常生活概由官府就屯粮支给,按月发米,称为月粮。

马军月支米二石,步军总旗一石五斗,小旗一石二斗,步军一石。

(守城的照数支给,屯田的支半)

这些人的收入要比县衙典吏,以及对秀才的补贴要高。

恩军家四口以上一石,三口以下六斗,无家口的四斗。

衣服岁给冬衣、棉布、棉花,夏衣、夏布,出征时依例给胖袄、鞋裤。

朱元璋对于军队的控制是极为严苛的。

他没少读史书。

从可取而代之也!

到曹操、司马懿、刘裕,谁不愿意走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至于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那更用不着说了。

这皇帝的位子谁不想坐?

故而朱元璋除了在各个军队布置自己的义子,派遣特务人员暗中侦缉之外,他在洪武五年还特定指定了军律。

禁止军官军人于私下或明里接受公侯所与信宝、金银、缎匹、衣服、粮米、钱物,及非出征时不得于公侯之家门首侍立。

其公侯非奉特旨,不得私自呼唤军人役使。

违者公侯三犯准免死一次,军官军人三犯发海南充军。

可是这样做朱元璋还不放心,名义上以公侯伯功臣有大功,赐卒一百一十二人做卫队,设百户一人统率,颁有铁册。

说明“俟其寿考,子孙得袭,则兵皆入卫”,称为奴军,亦称铁册军。

事实上是防功臣有二心,特设铁册军来监视的。

功臣行动,随时随地都有报告。

证人是现成的,跟着是一连串的告密案和大规模的功臣屠杀。

就是被王布犁请在家里的两个百战老兵,那也都是这种人。

连朱元璋的亲外甥都不能避免,更何况其他人咧。

为了避免有人造反,军权被朱元璋分作两部分。

统军权归五军都督府(现为大都督府),军令权则属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