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摸着胡须,听着员外郎的报告,对王布犁极为满意。
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诏定都临濠(也就是后来的凤阳府),开始营建中都城。
持续六年后,这项巨型工程以烂尾告终。
烂尾的主要原因:被征发前往凤阳服役的工匠苦不堪言,以“厌镇”之法诅咒朱元璋的明帝国赶紧倒台。
在工程当中,不仅是工匠,连带着士卒也多得了疫病死了,或者病者都没有医治,死了也没有地方埋葬。
特别是洪武八年朱元璋亲自去凤阳皇城,坐在里面,就好像有人持着兵器相斗于屋脊之下,惹得朱元璋不喜。
作为监工的李善长便解释说这是工匠们用厌镇的法子才有这种现象,朱元璋大怒要把这群工匠都给杀了!
在他没当皇帝之前,朱元璋对于这些玩意根本就不相信。
可是他当了皇帝之后,便对这些什么厌镇之类的极为忌惮,好像真的会发生一样。
所有人都不敢说话,就薛祥一个人不畏惧韩国公的权威。
他站出来反驳说因为一家之言就杀人,到最后万一不是这个原因,就更不符合国法了。
朱元璋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然后下令把所有工匠都阉了,作为惩罚,朕留的他们的性命,总符合国法吧?
薛祥又劝谏说把工匠都阉了,他们就成了废人,莫不如改为鞭刑,继续让他们为大明干活,才是最好的惩罚。
朱元璋这才同意不杀人。
然后也才逐渐放弃了把京师定在临濠的想法。
因为他开始相信风水学说当中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路,便放弃了已经大致完工的中都城。
即使是捕风捉影的事,但就是不去犯忌讳。
薛祥坐稳了兵部尚书的职位,朱元璋又准备把他调到北平去当布政使。
因为北平是重地。
老朱极为看重。
这也是后来朱元璋在死之前,杀了许多功臣,环顾四周没有人给他孙子顶在前头,又提拔叮嘱老四,叫他守好大门。
因为这是朱家人,值得信任。
然后便是朱元璋知道王布犁的所作所为,他算着到日子该进入仙境。
结果王布犁他一直都泡在工地上监工,反倒不见他睡觉了。
倒是让朱元璋有些不习惯!
你娘的,现在分不清楚主次是吧。
朱元璋还真不想给王布犁指派太多的活。
要不然他不去午休,咱还如何能去仙境当中窥见大明的未来?
但是朱元璋也不清楚该如何催促王布犁去休息,否则就让那小子知道了。
朱标对于王布犁亲近百姓的行为很是满意。
这小子的形象分又在他眼前拔高了不少。
“标儿,你说这?”
朱元璋站起身来走溜溜,他是真的想要进入仙境当中。
“父皇,你看,你又急!”
朱标对于进入仙境当中并没有那么的注重。
如此只能说明王布犁当真是他们进入仙境的钥匙,若是他不午睡,就没得机会进去。
朱元璋当然着急啊,他太想要带领大明进步了。
“咱确实是着急啊。”
朱元璋止住脚步,站在一旁:
“咱的好女婿做事过于勤劳,朕闻之很是欣慰。
如此炎热的天气,中午叫他回去县衙好好休息,免得还未曾同朕的女儿成亲,他就变成了小黑小子,成亲的时候就让朕的亲戚们看笑话了。”
“行行行。”
朱标只能安排人去给他心急的老爹传话,吩咐王布犁不要如此上心的办差,要懂得劳逸结合,万不可一心都扑在公事上。
当宦官给王布犁穿口谕的时候,他有些发懵。
因为这根本就不是老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