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带出来的人。”
吴卫对于王布犁的话很满意。
尤其是这种请示的态度。
证明王布犁依旧没有飘起来,不认他这个老上司了。
如此一来,大家将来在县衙相处的还是可以很愉快的。
因为在吴卫看来,有些人骤得高位之后,会变得鼻孔看人。
昔日提拔他的上司,也要踩在脚下,恨不得把所有人都踩在脚下,扬眉吐气。
好在王布犁依旧是以前那个王布犁,并没有因为天子赐婚给他,成为驸马爷,他就变得猖狂起来,还是他吴卫认识的那个人。
吴知县过来说话,县丞与主簿也同王布犁攀谈。
毕竟他今时不同往日了。
纵然王布犁是个县衙典史,那也是含金量十足的典史。
全天下独一份。
谁能比得过皇帝的女婿啊!
而且王布犁娶的还是嫡长女,真不知道天子是怎么想的?
对于王布犁,除了羡慕就是羡慕。
至于嫉妒恨,只能隐藏在心里。
因为大家的差距太大了,这种天大的机缘轮也轮不到他们。
嫉妒有什么用?
不如同王布犁处理好关系,将来他兴许能帮自己一把。
他们都相信,王布犁不会在典史的位置上待太久。
久在官场厮混,谁不日夜盼望着进步啊?
不想当丞相的大臣,那能是好大臣吗?
县丞、主簿也想要往上爬啊!
现在机会就在眼前。
没过多久,众人敬酒的对象就转移了。
王布犁是来者不拒,给足了众人面子。
县衙的
瞧瞧跟着王布犁的二人,这可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这个时候不抱王布犁的大腿,拉进双方的关系,更待何时?
尤其还是在他手底下混的三班班头,牢头,巡检司,以及户房,兵房。
虽说知县统领,但县丞主簿也有具体的分管,典史也会作为协助管理。
或者说目前的典史无所不管,本来就是极为繁忙的一个差事,要不然月俸也不会高达每月三石呢。
待到众人喝的东倒西歪,这才散了场。
蒋环亲自护送王布犁回去。
如今京师的风气大抵是不错的,食人魔已经很久没有作案了。
或许是上次闹的动静太大,或者这一次还没挑选到合适下手的对象。
只不过这次要待的地方换了,不再是小小的刑房,拥有自己的署衙了。
不过他依旧先来了刑房,宣布温客晋升为刑房大爷之事,自然没有反对之声。
作为王布犁房里的老人,他们自然就被贴上了王布犁一派的标签。
如今王布犁当了天子的女婿,升官之后,还继续在江宁县县衙打转,对于他们也是有着极大的好处。
待到处理完了任命之事,王布犁便叫蒋环拿着自己的东西,进入典史衙。
他先是环顾了一遭,不得不说,京师的县衙规模还是蛮大的,他的右手边便是知县的正堂,中间有一道院墙割接,想要进去,还得绕过走院门。
而且进入牢房也极为方便。
左右两侧是捕班和壮班的人,站班那帮人是给知县审案时站在两侧口称威武,顺便练习打板子的人。
王布犁瞧着名册,他这个典史就算是大明朝对乡村权力的化身了。
朝廷规定州县官不许下乡,典史便要代为奔波。
故而乡村百姓对于典史的畏惧,往往超过县太爷的畏惧。
宋典史也过来交接,同王布犁说了些当典史的经验。
“那些耕田的农夫,有几个认识咱这典史老爷的,连忙丢了锄头铁耙,近前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