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139人不狠,如何能站得稳?(3 / 5)

朱标对他爹的说法是信了的:“若是王布犁能够在仙境当中学得几手医术,将来我大明某地患了瘟疫,定能够少死些人。”

对于儿子的话,朱元璋是表示赞同的。

但在他的内心深处,绝不能把王布犁放在危险的位置上去。

他能够借助王布犁进入仙境窥探大明的未来,自是要以此为契机,让大明的统治更好的延续下去才是朱元璋最重要的目的。

至于其余的,什么百姓啦,医术啦,全都往后排。

朱元璋自己个愿意担当一个杀人不手软的名头,在这一点上,他还是愿意维护儿子好名声的。

“我还是与娘说一说,省的她过于担心。”

“好,待到王布犁他爹给道舍复诊之后,咱在听医嘱的话,是否要去看他,咱估摸是害怕咱把脏东西带进房间里去,让道舍染上热毒。”

可别好不容易必死的病给救回来了,结果因为探望的人太多,伤口发脓又给他送进棺材里去了。

“爹你放心,我已经特意叮嘱过了,无论是谁,都不能去打扰文辉哥养病。”

“好,这件事做的对。”

朱元璋认为王家父子几次三番的叮嘱,那定然不是小事。

他一个行军打仗之人,自然知道士卒若是害了热毒,那只能等死了。

马皇后听着朱标的诉说,眼泪也是留下来了。

何文辉糟了这么大的罪。

朱明秀听着太子哥哥说着王布犁提供的治疗法子,也是忍不住打了个颤。

“咱的亲家公,想必也是耗费了极大的心神,等道舍病愈后,标儿可得去亲自探望。”

朱标也是颔首,王布犁他爹操刀,出来之后就已经要晕倒了。

这种治疗办法,稍有不慎,便会使人当场而亡,可见是多么的耗费心神。

在家的李善长倒是没有接到王布犁父子俩治病的消息,而是老朱给他来了圣旨。

鉴于他用实际行动做出了表率,便让他与曹国公李文忠一起主持三处事务,依旧要作为修建道路的主要负责人。

因为老朱调这两个人回来是为了改变朝中纪律非常差的缘故。

同时也是为了完善驿站,去让李善长发挥余热。

待到传旨的太监走后,李善长又教育儿子:“瞧瞧,陛下这是满意咱们父子两个的所作所为。”

李琪:???

“爹,咱们两个做什么了?”

“朽木不可雕也。”

李善长被儿子的一句话给搞得,立即就没有什么言传身教的心思了。

他简直是没救了,当个富贵闲散人也不错。

至少不会给家里惹祸。

临安公主见自己的夫婿闷闷不乐的回来,遂询问是何事?

“陛下又提拔了爹,爹很高兴,可我问他为何高兴,爹说我朽木不可雕也。”

听着李琪的回答,临安公主也坐在一旁,不明白自己老公公的话里的意思。

毕竟按照他爹的话而言,韩国公的聪慧岂是他人能猜得透的!

李善长手里拿着圣旨,自是知道自己迈对了步子,至少不用再回老家去了,而是在京师附近办差,而且还同李文忠搭伙,那就更有机会再次迈向权力的中心了。

先前几乎已经燃灭的小火,又一次在李善长的心中重新燃起来了。

等王布犁父子下车之后,平安颇为恭敬的扶着王神医。

这说一句妙手回春实在不是吹嘘的。

对于这个老郎中的医术,为了救人把自己都熬的晕厥了,可得好好补一补。

平安打定主意,回家之后把打辽东的战利品辽参都给送来。

无论如何,也是救了他义兄的性命,合该补补。

一家人都迎出来,询问到底怎么回是。

王布犁先是把他爹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