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断道。
“父皇,事已至此,就让儿臣一试吧!”
说罢,他飞快给唐帝使了个眼色。
今天这鲁儒大家明显来者不善,而在座的各位心中对于他这个太子也是颇有微词。
即便没有他刚才那一番话,难道对方就没有其他办法找茬了吗?!
既如此,还不如应下,左右也是逃不过。
索性就面对呗。
唐帝接收到楚越的眼神信号,眉头顿时皱的死死的。
鲁成书听到楚越的话,心下则是冷笑一声。
“哼!太子殿下倒是痛快。”
随即,他便将目光又缓缓看向了下方的众人,神色高傲道。
“既然刚才诸位都说,只会诗赋不成,一代名士更应满腹经滚、智计超群,当得是治理国家的贤士……”
“那依众人所言,不如今日我们就来论论这国策!”
“诸位以为如何啊?!”
鲁成书最后一句虽然看似是在询问在场众人的意见,但他的语气却透着不容置疑。
下方众人彼此相视一眼,随即都点点头。
“不错,鲁圣人这个提议甚好!”
一国国策于国家而言,就是一块必不可少的基石。
一记良策,更是可以救国家与水火间的神药。
相反若是一个富强的国家,用了一个错误的国家政策,也是极可能走向灭亡的。
这就好比一个军队的将领武功再强,杀敌再厉害,但是若是没有一个好的战斗策略,只靠一身蛮力,最终也定然也难逃全军覆灭的下场。
所谓上兵伐谋,不仅是应用到军事中,也同样适用于国家政治上。
而纵观各国历史之中,能够提出真正良策的名士却是凤毛麟角。
在场的众人可不相信,楚越这般年纪,在国策上会有什么高见。
作一首诗不难,只要给点时间,在场的文学泰斗们也不是做不出来名句。
但是要想出一个真正益于国家的良策……那可不是给点时间就能想出来的。
要不然,怎么说贤才难求呢?!
鲁成书看向楚越,神色间透着一股高不可攀的傲慢之色。
“楚太子,既如此,那老夫就出一题考考你。”
“若你答不上来,或是答得不好……”
“哼,那老夫劝你,就干脆点!直接去向孔千流先生自请离开梧桐书院吧!”
“如此,皆时也省的各方文士上门!”
“别怪老夫提醒殿下,事情真到了那一步,才是真的丢人!”
这一番话,鲁成书说的可谓是一点儿不客气,而且语气间更是透出的一股鄙夷与施舍的意味。
在场的大唐众人闻言脸色均是一变。
尤其是坐在楚越身旁的赵姝儿、以及龙椅上的唐帝。
此刻他们二人光是看着这个鲁成书,心中的怒气就蹭蹭往上涨。
而楚越闻言,目光缓缓落在对面鲁成书身上,眼神透着冰冷和坚定。
现在这情形,他是绝对不会往后退缩的。
“无妨,圣人出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