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之点点头道:“臣知道陛下不会直接向百姓加税,但陛下向富户加税,最后还是向百姓加税,无论您向权贵加税,最后这些税都会加到百姓头上,这是不变的法则。
土地就只有那么多,土地中产出的粮草就只有那么多,人口就只有那么多,能够用来使用的百姓就只有那么多。
天下的钱是恒定的。
陛下想要多要一些,权贵不希望自己的少,那就只能是百姓少了,这就是道理。”
萧衍大惊道:“那如今岂不是百姓身处困顿中?”
洛显之摇头,而后骄傲道:“陛下不必担心,所谓古之名相,什么叫做名相,就是能最大限度在国家强大的情况下,能够让百姓的利益不受到更大的损失。
臣来给您举一个例子吧。
如果天下一共有一石粮食,国家有四斗,富户有三斗,百姓有三斗,那国家大概是可以维持的。
如果国家有两斗,富户有七斗,百姓有一斗,那国家就要败亡了,神仙也难救。
现在我大梁的国家是比较正常的。
改革,就是从富户手中拿走一斗粮食,按照正常的发展,富户会从百姓手中拿走一斗,甚至两斗粮食,百姓只剩下一斗。
情况就变成了国家五斗,富户四斗,百姓一斗,表面上国家变强了,但实际上百姓已经活不下去了,国家的五斗,如果再用来修宫殿,用来享受,那改革改的国库丰盈,却把国家改死了。
这种人是无能的。”
这个例子听的萧衍冷汗直冒,这种理论是他第一次这么直观的感觉到改革的危险,“这岂不是说明,如果没有名相主持,改革还不如不改?”
洛显之理所当然的点头认可道:“一个是慢性死亡一个是死的快点,庸才身在国家的最上层,很危险,而且臣认为没有任何王朝能凭借着改革一直存续,那是不可能的。
比如现在萧氏皇族中就有不少人圈地,臣和陛下说过,但陛下无动于衷。”
萧衍有些尴尬,讪讪的笑起来,洛显之和洛有之最像的一点就是,在面对国家时,有时候说话不给他这个皇帝面子。
洛显之见状也就不再提这件事,而是接着先前的话说道:“臣主持改革,同样无法避免富户对百姓的侵夺,那是不可能做的到的,除非臣坐在建业,就能够在短时间内知晓梁国的大小事务,否则臣只能尽力约束那些官吏。
但有了约束的这一步,就非常关键,臣先前清查吏治,得到了一批能干的官吏队伍,臣会向各个州、郡、县派出刺史和绣衣使者,监督各地改制的官吏。
等到国家国库丰盈后,还有很关键的一步,那就是要直接反哺到百姓中,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闭环,用权贵的钱和百姓的钱,再给百姓,能够给国家养望,能够增强国家对天下的掌控。
这种掌控就是陛下你想要的东西。
更多的粮食和更多可以掌握的人口。”
仅仅是听洛显之说,萧衍就已经感受到了一种美感。
是的。
听洛显之的改革政策让他感觉美,颇有一种道教太极的圆润美感,是一种对道的洞悉,洛显之年纪虽然不算是大,但在执政这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道。
洛显之则没有丝毫的得色,默默盘算着都需要做什么,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任何铺开到全国的改革,所需要耗费的精力都是难以想象的。
他有些期待的望着萧衍,在那封文书上,还有一个更容易被收拾的群体,如果萧衍选择那个群体,那事情就会简单许多。
萧衍望着那封文书,一点点看下去,然后顿住,似乎有些不敢置信的又看了两眼,他望着洛显之,哑着声音问道:“灵秀,这是伱写错了吗?”
洛显之平静的望过去,然后摇摇头道:“自然没错,皇族我都写在上面,这个又有什么不敢写的呢?”
萧衍欲言又止。
他望着手中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