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东厂卷宗记录,当日行刑的差役是武道高手,当真下狠手一杖就能打死崔主事。
“启禀陛下,臣也是不得已。”
陆京面露悲愤:“崔主事原是商山县令,在任期间三年,屡屡发生火烧粮仓,偏偏又得甲上评价,升任考课司主事。既三司查案无用,臣只得出此下策!”
隆庆帝眸光低垂,沉默不语,直到陆京汗流浃背,额头沁湿了地面,方才夸赞道。
“陆爱卿做的不错,为朝廷铲除了奸佞。”
“臣愧不敢当!”
陆京闻言顿时松了口气,他自然是没想过锄奸,奈何崔主事一直作对,还试图串联崔家旧部扳倒自己,索性就先下手为强。
当年唐先生谆谆教导,不下手时处处退让与人为善,当真下手就铲草除根绝不留情。
隆庆帝没有继续追究,譬如那么多混迹勾栏的官员,为何只抓崔主事,譬如行刑的武道胥吏,为何与陆京称兄道弟,手段有些糙,却好在合理合法。
“陆爱卿如此刚正,可愿为朕犁清天下的贪官污吏?”
陆京知道容不得拒绝,否则刚刚定性的案子,转眼就变成陷害殴虐同僚,轻则流放重则斩首。
“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说话时特意“为陛下”三字重音,因为陛下说的话,重要的不是贪官污吏,而是“为朕”。
隆庆帝面上露出笑意,他喜欢聪明、听话的臣子,二者缺一不可。
“很好,退下吧。”
看着陆京躬身退出养心殿,隆庆帝双目微眯,思索该如何用这把刀整治朝堂,既让百官收敛贪墨行径,又不损宽厚仁慈形象。
又看了会儿奏折,眼见着日色将暮。
隆庆帝命内侍将奏折锁起来,先皇过度劳累引发暴疾,自然得吸取教训,每日批阅奏折定时定数,修养身心延年益寿。
“朕今晚去淑妃那。”
“摆驾永宁殿——”
孙公公扯着嗓子喊了声,扶陛下登上玉辇,走在前面引路。
永宁殿。
提早接到消息的淑贵妃,在殿门口恭迎,同时跪迎的还有儿子赵景。
“爱妃快快起来,一家人无需多礼。”
隆庆帝亲自将淑贵妃扶起来,不止是出于喜爱,更因为其父亲是镇北侯、骠骑大将军、京营统领冯显功,国朝军中
“景儿也在?”
“父皇,今天是母妃生辰,儿臣来陪着吃饭。”
赵景身上穿的不是朝服,而是藏蓝道袍,头上扎着朝天髻,不似個皇子,反而像个年轻道士。
“不错,有孝心是好。”
隆庆帝笑着说道:“朕也准备好了礼物,待会儿就会送来。”
孙公公将此事记下,等下寻个机会离开,吩咐内侍送来贺礼。
按照国朝律法,贵妃贺礼有定数,然而陛下特意吩咐,定然得稍稍逾矩,以淑贵妃的出身、地位、受宠做加法,定然送来一份看似独一份的恩赐。
殿中已经准备好晚膳,隆庆帝坐在主位,淑贵妃、赵景陪在左右。
由于隆庆帝向来待人宽厚,妃子、皇子倒也不用小心翼翼,饭间闲聊气氛颇为轻松。
叙话时,赵景频频引用道家经典,显然平日里多有研习。
隆庆帝颔首称赞:“多读读道经,有益修身养性!”
赵景听到这话,面上淡然,心底很是欣喜得意,自从听闻父皇听佛道辩经讲法,便特意请高人教授道法。
这时。
内侍急匆匆进殿,禀报道:“陛下,楚公公求见,言称有要事禀报。”
“让他在养心殿等着。”
隆庆帝继续不急不缓的吃饭,大乾正值鼎盛,哪会有什么大事,所以好好吃饭、按时睡觉最为要紧。
吃罢饭起身离开,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