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父亲让自己带董先出去逛逛逛,有些不以为意。
但还是要照着做,董仲舒三纲中的父为子纲,这在儒士眼中可是行为规范。
既使自己看不上董先,那也要遵从父令。
两人走在路上,看到有人跪地首过,旁边还有太平道仙师施法画符治病。
董先不由嗤之以鼻。
臧洪不解,问:
“董贤弟,这太平道以善为道,令人跪拜首过,施符水救人,有何问题?”
董先也不矫情,答:
“若是这法子有用,那就不用死人了,大家有啥问题都反省,喝符水就行了呀!”
“那还要守令干啥?还要朝廷干啥?”
“但人心不诚,所以不是人人都能实现心愿!”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跟人心诚不诚没有关系,而是他也压根治不好呢?”
臧洪顿时高看一眼。
京师内,也有人对太平道有异议,比如前司徒伯献公、刘侍御史、乐奉车都尉、袁议郎等。
这总角小儿,有这见识,不一般呐!
难怪父亲让我陪他。
听说这光和犁也是出自他口,传与那相里大匠的。
人人都让功于他,想必不假。
那边太平道仙师见有人对施法不敬,于是一边骂骂咧咧号召信徒过来围住。
一边念念有词:
“内若大逆不正,五宫乘错,六府失守。”
“群神恐㤥,俱出白于明堂,必先见于面目颜色,天地共知之。”
“群神将逝,形当死矣!”
信徒也跟着念着,场面一度骇人。
臧洪脸色苍白,转向董先。
见他沉着镇定。
不禁大惊。
这总角小儿面对风头一时无俩的太平道,竟然不露下风。
这心智,我不能及也!
其实董先也着急,但他相信公开场合,太平道肯定不敢动手。
不然何以致太平?
正当群情激愤之时,有人手持竹节杖,快速跑来,向那太平道仙师耳语一阵。
那仙师便号召黔首离去。
危机解除,那臧洪早已吓出一身冷汗。
但看董先,脸色似有㤞异之色。
不知为何?
原来董先看见那手持节杖之人,正是唐周。
难道张角要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