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说得上话。
董畯开口:
“张明廷所言甚是,我等还正烦恼,让何人引荐呢!”
其实董先早就安排好了,有中山毋极的甄氏商贩肆者甄平,还有什么是搞不定的呢?!
但人家张光是现管,又是官身。
也是顺理成章。
既然张光要去,那董武的迎接任务就没完成,所以他当然也要跟着去!
就这样,董畯一行人变得更加壮大了。
又过五天,终于来到目的地。
中山郡,原先是中山国。
熹平三年三月,中山王刘畅死了,其子节王刘稚嗣。
史书只留下两段不清不楚的记载:
“三月,中山王畅薨,无子,国除。”和“畅立三十四年薨,子节王稚嗣,无子,国除。”
按道理还需要说明这刘稚立了几年,哪年死,然后才是因无子才国除。
比如:
临淮怀公衡,建武十五年立,未及进爵为王而薨,无子,国除。
建安十一年,复立容子熙为王。在位十一年,坐谋欲过江,被诛,国除。
但在中山这里,啥都没有说明。
所以我猜可能是这刘稚为父守孝时也死了。
甚至是与父同年死的,这样才没留下刘稚立了几年的记载。
中山郡治,卢奴县,因其西北有一南北东西各百余步的水潭,潭水深而发黑,而且不流动。
按水黑曰卢,不流曰奴的说法,此城以水得名卢奴。
其实就是董先前世的河北保定定州,素有冀中粮仓的美誉。
甄平安排了人在城门前等候。
“诸位,守衡交代过,城内客舍位置太小,容纳不了这么多人,不如住在甄氏私旅客舍。已安排好上房。”
“私旅离此不远。”
但张光和董武有官身,可以免费入住邮驿亭置。
就是可以免费吃饭住宿。
而且城内也比城外安全一些。
另外,也需要先为献犁做些准备。
所以他们径直入城,而董畯其余人则一起跟随甄平安排的人前往私旅。
一连七天,天天走路。
虽说有驴,但那是为了驮沿途的生活所需的。
露宿时,总得烧个水吧?热个馒头吧?晚上总得搭个帐篷休息吧?
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
众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又过两日。
张光董武打通关节,通知董畯献犁。
卢奴城、郡寺内。
官员上任,住寺。
这时候寺还不是指出家的庙宇。
而是指官员衙署。
县叫县寺,郡叫郡寺。
前面办公,后面住人。
郡寺后院,府君堂屋。
主位端坐一位头戴进贤冠,身穿青色官服,眼神凛冽的中年人。
他就是臧旻。
张光带着董畯进入。
臧旻询问:
“听世贤说,是你要献犁?”
“禀府君,正是。”
“这犁有何妙处?”
董畯把这犁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
这张光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
随后臧旻让董畯安排人把犁扛进去,看了一下。
接着便安排人去试犁。
这臧旻也是稳重。
自然不能董畯说什么便是什么了。
相里器自然跟随指导使用。
作为第一个使用新犁的人,他比谁都有这个资格。
一行人就在后院等了半天。
直到臧旻再次接见。
这次显然高兴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