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3章 要让人家不反抗(6 / 7)

并汉 做梦中 3279 字 12个月前

而殷敛郡国,可那几个边郡,也就雁门郡稍稍好一些,有三万多户。

其它的云中郡和代郡,呵呵!

云中郡只有五千多户。

代郡也只有二万多户。

怎么给三万骑兵人吃马嚼?

而臧旻的护匈奴中郎将其实就是士人集团给宦者将官设的套。

一来可以方便使坏,不让宦者将官立功。

二来若是成功,也能分润一些功劳。

三来便是可以逼迫刘宏,多用士人。

四来可以以中路监督两边路。

若不是现在党人的解禁条件还不足。

君不见熹平五年闰五月永昌太守曹鸾坐讼党人弃市吗?

内耗争权,可能更会让这些人更高兴。

毕竟强汉就是在这样的内耗下,逐渐虚弱。

董先顶级预言一出。

唐周和马元义惊出一身冷汗。

如果说日食可算,那这次又怎么说。

两人急匆匆地离开小院。

他们要赶紧向张角汇报。

可是这么重要的事写在书信中不安全。

于是兵分两路。

唐周这一路回广宗向张角汇报。

马元义另一路则到嵩洛,验证最近的地震预言。

太平道仙师走了。

就这么离开了,还是分两路离开的。

却没带走董先。

这竖子又逃过一劫了。

董富头更痛了。

不仅董富头痛,董先头也痛了。

董畯见太平道两位仙师走了,便提起上学的事。

但总不能就这么去上学吧。

学前班应时而生。

从前只是董氏庶孙。

上不上学的,没人在意。

如今,今时不同往日了。

而八岁上学,考教《孝经》就像入学考试一样。

不是董先不想一气呵成。

而是孝经完了,还有论语。

四书五经,恨不得你全会。

千万不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所以只能细水长流。

我们只是普通人。

所以按每天的学习量,能完成就好。

“王父,今天能不能出去。”

“行,像昨天一样,能讽诵《孝经·天子》即可。”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走了,王父!”

背完走人。

只留下董畯一人发呆。

这庶孙还是人否?

只看一遍就能背下。

昨天《孝经·开宗明义章》也是如此,今天又是如此。

是不是子妇在矿山有教?!

故意不让我知道呢?

董先有要事的。

真的是要事,不是玩!

他听爷爷提到了学习。

他就想到了大匠奴婢的孩子们。

但书籍在这个时代就是财富的象征。

而且有的书只在家族内流传,便成为家学。

有的书家族的第一代学了,回来后只在家族里流传,同样也是家学。

比如:琅邪东武伏氏,家学《诗》;沛郡龙亢桓氏,家学朱普四十万字的《欧阳尚书》,后人桓荣及桓郁又删省为十二万字的《桓君大小·太常章句》;汝南汝阳袁氏,家学《孟氏易》;弘农华阴杨氏,家学《京氏易》等等。

而灵丘董氏,家学就是董安国的十六篇农书。

而且只有继任家主才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