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所有宫门之中最尊贵的,不仅与宫中相连,而且郊祀法驾都从这个门出入。影响很大。”
“新任的护匈奴中郎将已经上任了,名叫张修。好像是七月新任的司空陈球建议的。”
“唉,这些朝廷的事跟我们也没关系!”
“年初旱蝗,不知年末收成如何?”
“急啥,收完不就知道了!”
三人感觉,跟以往用的掼床相比。
少主百工堂送来的新脚踏打谷机更省时省力。
而不仅仅是脚踏打谷机。
百工堂还有用于谷物脱壳的脚踏脱壳机、用于清理粮食混入杂物的手摇风车等等。
新式的农业处理工具出现在董氏农庄的田间地头。
它们利用飞轮省力,利用齿轮或皮革传动,从而效率更高。
月底时,董氏农庄已经收割处理得差不多了。
比往年快了十多天。
门头农庄李渔来报,今年收了二千三百多石。
但门头农庄有佃户三十四户,人口近一百六十人,需发粮近八百石,所以上缴一千五百石。
董先让他们从中挑出五百石颗粒饱满厚实的做种子,然后再给佃户发粮,最后才储入矿山地窖中。
第一年的承诺实现了,农庄的人都很高兴。
而新的想法带来新的创新,也带来新的生活方式。
农庄有更多的人被临时雇佣,挣点小钱好过年。
董氏农庄的佃农,利用新的农具,率先走出了这步,到百工堂申请临时雇佣。
那里正忙着府君日的订单。
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不要担心天灾没收成,准时发粮,生活稳定,现在还有机会打点小工,赚点小钱钱,有了点积蓄。
农庄里的人也就更满意了。
董先冰鉴之眼显示,农庄人心普遍已到蓝色,有的已上升到紫色。
而属于李渔的点也显示为亮红色。
同样是红色,有的人心红,可有的人是眼红。
比如其它农庄的人。
门头农庄原先可是属于赵氏的,其中五千亩输给董先,可是边上还有赵氏的农田。
那边的佃户看见董先收得快,心里着急。
尤其看到当初兑现承诺,按人头发粮。
不由话多:
“那董氏的新农具,啥时赵氏也有呀?”
“这赵氏不如董氏,看来要早做准备!”
“不知董氏还有没有其余的地,要不转去当他们家的佃户得了!”
“不用管天灾,还有趁手农具,而且还能去百工堂打工,不比在这强呀?”
“也是,听说董氏庶孙一口气买了董家沟三万亩,到时肯定需要人手!”
“多留意一下,到时同去如何?”
“好呀,反正我只有老母一人。但你怎么办,你一家有五口人哩!”
“……”
明天就是十月一日了。
也就是董先口中的癸丑。
董生今生的日历,大多都是以天干地支结合。
六十天轮一次。
按甲子,乙丑这样的顺序依次进行。
非常不方便。
所以小孩上学要先学这些。
比如: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
秋收时,诏阁城内的邑庠有师长来找董畯。
提起今冬该让董先入学了。
说来这也是以前没有发生过的事。
董畯当然高兴。
不过,眼下还有一件大事。
事关董先的未来。
太平道的仙师还在等着异象的发生。
同样关注的还有董富。
他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