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也算是百工堂成员吗?
女子也能参加吗?
怪不得小郎君一定要拉上我们,本来自己拄着来就行的事,非要拉上我们!
“下面开始我们百工堂的第一课,力!”
接下来,众人见识到了董先这一课的魅力。
董先时而在黑板上写写画画,用图文形式,直接冲击在场的诸位;时而与众人互动,认真解答。
比如,有人问省力的方法时。
相里器拿《墨经》中“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权重相若也……”的杠杆原理来解释。
而董先则现场用泥巴捏出滑轮和齿轮的模型,来解释杠杆原理的新应用。
并麻烦蒲冶和温铁,按泥捏的模型,制作泥范,然后以矿山的铜锭,浇铸成铜件,让大家实践。
以至于董建都忍不住隐身于后,跟大家一起见证奇迹。
“这个是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这个是动滑轮,可以省力,两者结合,我称为滑轮组。多一组便可省一半力。在井字木架上安装这个滑轮组,只要绳子够结实,够长,多装几组,便可起到力敌千钧的效果。如果要移动,可以在井字木架下装木轮,便可根据需要移动。”
这妥妥的古代版吊车。
比之前肩扛,棍撬的方便不少。
尤其是石头,每每面对巨大的石块,不管自己再怎么强大,也显力不从心。
原来小郎君对墨经也有研究呀!
相里器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内心已经决定,要搬到矿上来,与小郎君一起。
“这个是齿轮组,主动齿轮越小,可越省力,但速度会变慢。”
“大齿轮咬合小齿轮,可以提高速度,小齿轮咬合大齿轮,可以增加力量。”
“可多几组齿轮,变成齿轮箱。”
“这个齿轮咬合传动,说到底还是另一种变形杠杆原理,只不过把直线改为曲线而已。”
“还可把两种不同齿轮铸造在一起,或放在一起,共用一个轴,可以节约空间。”
“齿轮大小合理配置,可达到省力或提高速度的效果,并可使用到其它方面。”
提到滑轮与齿轮,董先顺便讲了讲传动原理及方法。
提出皮带传动,链条传动,齿轮传动等。
通过不同的传动方式,可以改变力的运动,比如从圆周运动转为往复运动,由即时运动转为间歇运动。
比如在齿轮面上设有凸起圆柱,圆柱上套着可活动的长杆,长杆经过固定的孔后另一头可接上皮橐,便可齿轮的圆周运动转为长杆的往复运动。
这样在生活中则可变成鼓风机等。
如果使用水力,则可变为水锯。
重直使用滑轮组搭配齿轮组,则可变为水锻。
众人听得豁然开朗。
高柏和蒲冶听得目瞪口呆。
这小子一直深藏不露呀!
温铁和刑林一直紧张的在木牍上记着,生怕错过重要的内容。
董先还给大家展示了杠杆原理的生活应用。
他的讲课的对象是眼下称为鹿车的独轮车。
董先建议将原本在前的轮轴,改为在中。
董建当初让人推来一辆鹿车。
董先用手指边指边讲解。
轮轴是独轮车的支点,在中比在前,可以负担起更多的重量。
这也是杠杆原理的应用。
而为防止独轮车侧翻,董先让车阿多做车时记得在车把手处或车前后增加柱子,停车时,可以防止侧翻。
但柱子不能太长,以免行进时成为阻碍。
可采用活动形式,停车时放置。
为了省力,董先提出飞轮,利用飞轮效应达到省力目的。
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