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机灵鬼,还知道看我腿脚不便。
但董先想了想,算了。
在今生的回忆中,矿上的人手虽多,但也很紧张,主要是要干的活太多了。
而且又都是手工操作,效率低下。
于是董先摇了摇头,说:
“不了,我闲来无事,当物理治疗吧。”
阿成挠了挠头,不知啥是物理治疗。
再三确认后,也就不再啰嗦,径自干自己的活去了。
董先拄着拐杖,慢慢挪,终于来到母亲作醢的地方。
“阿虎,你过来干嘛?在院里休息就好。”
“阿母,我闲着也是闲着,便来看看,顺便动动。”
“阿虎,前日到董氏农庄买豕,你王父问起,让我带你回农庄,王父王母和祖母都想看看你”
说的也是,原本说要死了,现在,都过去二十几天了,没死成,是该让三个老人看看了。
回忆中,王父还行,王母不咋的,但祖母,也就是自己的亲奶奶,可是很疼爱自己的。
回去,一定要回去,爬也要爬回去,必须滴。
“阿母,啥时走?”
“过两天,这百来坛腌好即可。”
董先看着地上满满的豆,菜,肉,盐,知道这是矿上人心的保证,于是点了点头,不再打扰母亲。
想想看,连孔子那么有名的人,也会因为没有合适的酱料就不肯吃饭,更何况没有盐就会没有力气的矿工呢?!
……
两天后,董先骑着驴,枝和益捧着他的拐杖,跟着父母,一行人又回到了农庄。
到达时,董先爷爷董畯正带着人在地里干活。
董畯字南亩,灵丘五氏的家主,就属他辈份高。
其它四氏的家主跟董畯的嫡子一辈。
所以外人称为“南亩公”。
董建和莫瑶见了,只能也不能看着,于是也带着枝和益一起下地。
不帮忙不行呀,两牛三人,这时候,没有人会嫌人多牛多的。
董畯看董先一个人,于是想跟他聊聊天:
“阿虎”
董先坐在田梗上,拐杖放在身边,呆呆地看着,没有回应。
董畯看董先没有理自己,于是又叫了一声:
“阿虎!”
但董先就连董畯的问话都没听到,还是没有答话。
过了不久,他心中便有了定计:
是时候,该出手了。
想通自己要做的事后,目光一下变得有神。
爷爷董畯看董先先是目光呆滞,尔后又放出精光,于是趁着休息撞隙,过来问问:
“阿虎,在想啥呢?唤你两次,都不理祖父啦?”
“王父,两牛三人,费牛费人,如果我有办法,省牛省人,你要奖励我什么?”
董先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
前世就是弯弯绕绕太多,结果天鹅没得到,癞蛤蟆也没得到。
爷爷惊了。
这是病糊涂啦?
“阿虎,说啥呢?如果有办法,还等你呀?先人董安国,曾著农书十八篇,为何没有提起?”
“王父,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你就让我试试,万一成了呢?”
“那万一失败呢?”
董畯反问。
“失败了没有损失,铁料还可回炉重铸,木料还可烧火,顶多损失点工钱。”
“那哪是一点工钱呀,包吃包住,一位大匠一天要二十钱呢!”
“王父,你就答应我吧,让我试试”
在前世的记忆中,对老年人,这招最好用,耍赖加撒娇,只要不是他从内心讨厌的人,这招就没有不成功的。
就算是董畯这样手下指挥近二百户,上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