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吹一个良吏善于治理地方,所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就是他最高的治理成就。
但这个境界是怎么达到的?其实你仔细看看史书就明白了:秘诀就一个字:狠。再说详细点,就是:对坏人狠。
只要对坏人够狠,坏人不敢做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就实现了。
就像南宋名臣辛弃疾,他到哪里都可以实现这一点。
他是怎么干的?就像他到福建任职,先把所有关押的犯人提出来,不问青红皂白全砍了。
这么一搞,本地的坏人噤若寒蝉,老实得很。
外地的流窜犯听说辛弃疾在这里主事,连辖界都不敢进。
所以辛弃疾不管去哪儿,也不管那里原先有多乱,很快就能治理得井井有条。
这么做,对,还是不对?
谁知道呢!那是专家们喝茶扯闲篇的话题。反正他们工资挺高,又闲得蛋疼,让他们扯去呗!
涂高也是一样说不清对错,但对江夏目前比较混乱的局面,重典显然是好使的。
同时,涂高让保甲组织青壮年在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这不仅能提高地方的防匪能力,还可以在战争时转变成后备兵员。
他还规定:只要组织军事训练效果好的保长,可以直接提拔为军官。
官制方面,涂高下令废止了汉朝已经朽烂透顶的“举孝廉”制度。
这时的举孝廉,早已沦为笑话。
当初设立这个制度,目的是让地方官举荐人品好的人出来当官。一般只有众口称赞的大孝子、洁身自好的正人君子才能获得举荐。
这个制度刚开始还行,但后来就越来越变味了。
一些地方豪强通过和地方官吏勾结,想方设法让自己家的公子哥都举荐上孝廉。只要有了孝廉身份,就有了当官的敲门砖,至于是不是真的孝,真的廉,早就没人关心了。
发展到后来,地方官举荐的孝廉全部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当官的世世代代都是官,而穷人的晋升通道完全被堵死,整个社会开始僵化腐烂。
可以不夸张地说,东汉的灭亡,就是源于孝廉制度的崩溃。
因为江夏地面小,所需的官员数也不多,所以并没有很多的缺员等着补。
涂高直接废除了举孝廉制度,让各县不用再呈报。
如果各县的主要职位有空缺,由武京的几位话事人:涂高、刘备或刘琦直接任命。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江夏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一番新气象,整个社会开始充盈着活力。
涂高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更让涂高高兴的是:麋竺前来禀报,公司经营步入正轨,开始盈利了!
涂高满面春风,问麋竺道:“赚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