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挑一,不过是他们不能慧眼识珠,夫人无需挂怀。”
范氏出身旁支,与郑植的父亲相识于微末,感情很是深厚。她在夫主去世后,只顾着自己伤心,忽略了当时还只是少年的郑植,连他的婚事也只是潦草成就。后来新妇产子后就病逝了,等她看着和郑植刚出生时一模一样,猫儿叫般微弱哭泣的孙儿,这才彻底放下对亡夫的思念,专心照顾起郑咸来。
可对郑植的忽略,她再愧疚,也终是无法弥补。
她很想替郑植续娶,但每次相看都无疾而终,到底去哪里寻能慧眼识珠的女郎呢。
范氏深深叹了口气,羡慕地看向严氏:“还是夫人好福气,儿女皆人品出众,怕是求亲的都要把门槛给踏破啦。”
严氏对自己的一双儿女是极为自豪的,但又作苦恼的样子:“儿女啊都是债,我家这两个是不省心的。大的说自己尚未立业,绝不成家。小的也是不开窍,整日里就想着读书习字。夫人你说,哪家女郎似这般,这让我可是操碎了心。我啊,什么都不求,就指望着能替她寻个家风清正,能好好待她的郎君,就心满意足了。”
尽管严氏说的要求不高,但实际上家有好女百家求,想和杜氏结亲的大有人在。但范氏仍是眼前一亮,觉得自家儿子还是有几分机会的,就想好好替他筹划。
严氏见范氏果然有意,笑着打发杜烨去书房送点果子。有些事,自然是不便还未出嫁的女郎参与的。
杜烨端着一碟果子往书房走去,哪会不清楚母亲的用意,心中不免有些微妙的情绪蔓延。
等到了书房门口,就看见郑植正站在自己挂在墙上的一副字前,背着手静静伫立。
杜烨下意识地慌了神,想起在严家堡,被郑植指出的那个错字后,自己的尴尬和无所适从。
她急忙把这幅字过了一遍,仔细检查是否有错字。等检查完了,才反应过来根本不是什么有无错字的问题,而在于这幅字,正是仿写的郑植的那两首诗。
原本是赞叹诗写的磅礴大气,一时兴起之作。只是这段时间自己经历了太多事,忘了把这幅字收起,还偏偏还让正主看见了,他不会误会吧。
一刹那,杜烨心中闪过无数念头,在郑植回头的那瞬间,她的心提到了胸口,低下头不敢看他。